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叶秀山,1935年6月出生,男,汉族,江苏扬中人,无党派。l956年9月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方哲学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西方哲学,兼及美学及中西哲学会通。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主要论著
独著: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l988
《美的哲学》,人民出版社,1991
《无尽的学与思——叶秀山哲学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叶秀山文集》四卷本,重庆出版社,2000
《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叶秀山西方哲学论集(1998~200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叶秀山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西方哲学》(学术版)第一卷“总论”,上篇:《西方哲学观念之变迁》,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第一总主编:
《西方哲学史》8卷11册学术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005
论文:
《意义世界的埋葬》,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哲学的希望与希望的哲学》,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4期
《我读<老子>书的一些感想》,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有人在思”》,原载《书法研究》1993年第3期
《关于“文物”之哲思》,原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中西关于“形而上”问题方面的沟通》,原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集刊(一),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论艺术的古典精神》,原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12期
《“画面”、“语言”和“诗”——读福柯的<这不是烟斗>》,原载《外国美学》集刊第10期,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版
《漫谈庄子的“自由”观》,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希腊奥林帕斯山上诸神与希腊神话之古典精神》,原载《外国美学》第12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原载《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人”“有”一个“世界”“(存)在”》,原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6年6月版
《世纪的困惑》,原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
《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死”观》,原载《中国文化》第14期
《“哲学”如何“解构”“宗教”》,原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
《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原载《中国文化》第15~16期合刊
《科学性思维方式视角中的柏拉图“理念论”》,原载《庆祝
《论哲学的“创造性”——重谈德国古典哲学》,曾部分载于《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古典哲学的永恒魅力》,
《“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原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哲学作为创造性的学问》,原载《哲学门》第一卷[2000]第2期
《希腊哲学从宇宙论到伦理学的过渡》,原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试读<大学>》,原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做哲学的辛苦》,
《与新生谈学习哲学》,
《“哲学”“活在”法国》,原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
《从康德到列维纳斯》,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斯宾诺莎哲学的历史意义——再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哲学的三种境界》,
《我的父亲梅兰芳》续集序,
《哲学的“未来”观念》,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叶秀山,1935年6月出生,男,汉族,江苏扬中人,无党派。l956年9月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方哲学学会理事。学术专长为西方哲学,兼及美学及中西哲学会通。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主要论著
独著: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l988
《美的哲学》,人民出版社,1991
《无尽的学与思——叶秀山哲学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叶秀山文集》四卷本,重庆出版社,2000
《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叶秀山西方哲学论集(1998~200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叶秀山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西方哲学》(学术版)第一卷“总论”,上篇:《西方哲学观念之变迁》,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第一总主编:
《西方哲学史》8卷11册学术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005
论文:
《意义世界的埋葬》,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哲学的希望与希望的哲学》,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4期
《我读<老子>书的一些感想》,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有人在思”》,原载《书法研究》1993年第3期
《关于“文物”之哲思》,原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中西关于“形而上”问题方面的沟通》,原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集刊(一),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论艺术的古典精神》,原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12期
《“画面”、“语言”和“诗”——读福柯的<这不是烟斗>》,原载《外国美学》集刊第10期,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版
《漫谈庄子的“自由”观》,原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希腊奥林帕斯山上诸神与希腊神话之古典精神》,原载《外国美学》第12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原载《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人”“有”一个“世界”“(存)在”》,原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6年6月版
《世纪的困惑》,原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
《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死”观》,原载《中国文化》第14期
《“哲学”如何“解构”“宗教”》,原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
《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原载《中国文化》第15~16期合刊
《科学性思维方式视角中的柏拉图“理念论”》,原载《庆祝
《论哲学的“创造性”——重谈德国古典哲学》,曾部分载于《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古典哲学的永恒魅力》,
《“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原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哲学作为创造性的学问》,原载《哲学门》第一卷[2000]第2期
《希腊哲学从宇宙论到伦理学的过渡》,原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试读<大学>》,原载《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做哲学的辛苦》,
《与新生谈学习哲学》,
《“哲学”“活在”法国》,原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
《从康德到列维纳斯》,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斯宾诺莎哲学的历史意义——再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哲学的三种境界》,
《我的父亲梅兰芳》续集序,
《哲学的“未来”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