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徐碧輝,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哲學所美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學科創新團隊執行研究員,《美學》執行主編。1963年出生于重慶市忠縣。1983年四川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9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導師楊辛教授;1993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導師黃楠森教授。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
1、專著:
《美學何為——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4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實踐中的美學——中國現代性啟蒙和新世紀美學建構》,25萬字,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
《文藝主體創價論》,30萬字,東北師大出版社1997年。
2、合著:
《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承擔兩章,60千字。該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藝術哲學與國民素質的提高》的最終成果。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思辨的想像——20世紀中國美學主題史》,承擔70千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該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專案《走向21世紀的中國美學》的最終成果。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承擔26千字。
3、專業辭書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華夏出版社2001年5月。承擔美學部分的編輯,並撰字15千字條目。
4、主要論文:
《形式:一種藝術的“本體”》,哲學研究2015年第9期;
《論實踐美學的情本體理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5.第5期;
《藝術與宗教的糾結:情感的幻象與異化》,文化正義論叢,2015年7月
《為日常生活賦予超越的詩性——曾點氣象的現代意義》,載《人生論美學與中華美學傳統》,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年10月。
《城市之美與自然之境——生態美的城市建構》,論文,1.3萬字,鄭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蕩漾在忠州鄉間的吹打樂》,調查報告,4千字,中華文化畫報2014年第10期。(調查報告原文為《忠州吹打樂考察——川東地區審美文化調查報告》,全文1.5萬字。)
《審美權利和審美傷害——城市化中一個被遮蔽的問題》,《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4期,《美學》(人大複印資料)2013年第7期;
《自然美、社會美、生態美——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之二》,《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紅樓夢是中國情本體論美學的集大成者》,《中國藝術報》2013年1月7日第6、7版。
《從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後工業時代美的本質的哲學內涵》,《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從〈紅樓夢〉看中國藝術之“情本體”》,《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新中國實踐美學六十年》,論文,1.2萬字《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5期
《人的自然化:城市建設和設計的最高目標》,論文,0.7萬字,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9年5月。(本文收入論文集《消費文化與當代設計》)
《梁啟超的趣味主義與情感教育》,論文,1.9,天津人民出版2009年3月,本文收入論文集《中國現代美學與文論的發動》
《席勒的現代性意義——重讀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論文,1.7萬字,《汕頭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美學》2013年第7期
《美學爭論中的哲學問題與學術規範——評“新實踐美學”與“後實踐美學”之爭》,論文,1.4萬字,《學術月刊》2008年第2期
《從人類主體到個體主體——論李澤厚實踐美學的主體性觀念》,論文,1.2萬字,《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論實踐美學的自然的人化學說》,論文,1萬,《瀋陽工程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從人類學實踐本體論到個體生存論——再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論文,1.8萬字,《美學》第2期,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和諧社會的美學解讀》,論文,2。8萬字,《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8年第11期
《情本體——實踐美學的個體生存論維度》,《學術月刊》2007年第2期;
《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1期
《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 12千字,《哲學研究》,2005年第9期。
《美學與中國現代性啟蒙》,12千字,《文藝研究》, 2004年第2期;
《對五六十年代美學大討論的哲學反思》,15千字,《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構想》,6千字,《哲學動態》2002年第1期;
《人文啟蒙與大眾文化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與藝術》,《美術觀察》2006年12期;
《實踐美學的反思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美學》,2006年創刊號
《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意義》,《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從工具本體到情本體——一種實踐論的審美形而上學生存觀》,《瀋陽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第3卷第1期;
《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世說新語〉的人格審美內涵》,《中國美學研究》2006年第1 期(創刊號。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5月。)
《“琳琅珠玉”——〈世說新語〉的形體之美》,《中國美學研究》第二輯,2007年3月;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Great Aesthetic Discussions in the 1950s~1960s,Social Science in China,Summer 2002.
《也說自然的人化》,11千字,《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美學與建設和諧社會》,2千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7月28日;
《新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構想》,28千字,《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4年第7輯;
《從實踐—生存論看中國古代美學》7千字,《西北美術》2004年第3期;
《藝術與人類解放之路——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啟示》,13千字,《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試論中國傳統美學的新生》,15千字,《美與時代》2002年第6期;
《大眾文化與形上追求》,6千字,《思想戰線》2002年第2期;
《全球化時代的大眾文化——後殖民時代的大眾文化》,6千字,《美與時代》2002年第2期;
《主客體之分與美學》,3千字,《學術月刊》2002年第6期;
《美育:療救功利主義的良方》,3千字,《中國文化報》2001年9月15日;
《讓傳統進入生活—中國傳統美學的繼承與創新》,2千字,《哲學研究》2003年第2期;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美學,中國古代美學,文藝美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
馬克思主義美學、文藝美學、中國傳統美學、審美教育學等。
《文藝主體創價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會1997年),把文藝活動作為一種精神性實踐活動,從文藝活動的主客體關係和主體性特徵入手,對文藝的本質、特徵和功能進行了獨創性的分析,提出文藝主體創價論和文藝主客交融論,即文藝是以象徵性符號創造精神價值的精神性實踐活動。文藝把握世界的方式是綜合性、直覺性和象徵性地;文藝的功能從低到高有六個方面:娛樂、教育、認識、審美、規範情感、影響社會。
《實踐中的美學——中國現代性啟蒙與新世紀美學建構》,學苑出版社2005年 6月。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歷史回眸,把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在中國的產生和傳播過程與中國的現代性啟蒙問題聯繫起來,把它看成是中國現代性啟蒙的一個組成部分,討論了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現代性啟蒙過程中,以王國維為代表的中國美學在現代性啟蒙中曾經起過的作用,分析了作為新功利主義美學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與作為超功利主義美學的中國現代美學形態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這種新功利主義美學在中國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同時還討論了20世紀後半期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一個重要表現形態——實踐美學,論述了實踐美學在克服20世紀前半期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狹隘功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同時也指出了在實踐美學之中個體與群體、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內在緊張和矛盾,指出了實踐美學對實踐概念理解上的偏狹與局限性。
中篇,他者之鏡鑒,討論了中國傳統美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對於建構新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意義。對於中國傳統美學,大多數研究者只是把它作為一種過去的學說來研究,而本書的這一部分則在分析中國傳統美學的哲學基礎和精神實質的基礎上,討論了中國傳統美學在現代性條件下重新產生生命活力的可能性和它對於建構新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所可能產生的思想和方法論意義。關於西方馬克思主義,本篇明確提出,西方馬克思主義也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形態,西方馬克思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分支,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結合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的具體情況作出的對馬克思主義的闡釋,在美學方面,他們的許多論述是深刻而有借鑒意義的。從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及藝術對現實的批判功能、新感性理論作為人類追求精神解放的一種理解、對大眾文化的批判等三個方面論述了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和對我們的啟示。
下篇,理論的建構,在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進行反思總結和對中西方美學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篇提出了作者建構新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設想。對實踐概念進行了重新解釋,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實踐不能僅僅被理解為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而應該被理解成人的生存方式,認為它應該包含物質性的改造世界、社會的群體性交往和個體與物件之間的精神交往三種方式。在這樣解釋實踐之後,本篇提出了建構新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設想,認為,實踐依然是整個美學學科建立的理論基礎。美學應該建立在對作為精神實踐的審美活動的哲學分析基礎之上,同時還應包含心理學和文化學的分析。與此同時,審美活動作為一種與認識活動、倫理活動和宗教活動均不相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獨特性質也應該納入美學研究視野之中。這樣,本書提出,新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至少應該包括以實踐為核心的審美基礎論、審美感性論、審美文化論和審美把握論四個部分。同時,由於審美教育的特殊地位,本書設專章論述了審美教育實質、方法,對現代藝術教育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
《美學何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本書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章為第一部分,簡要闡述和分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誕生、發展過程、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等問題。第二、三、四章為第二部分,分別論述了蔡儀、李澤厚、朱光潛、蔣孔陽、劉綱紀等人的美學學說,客觀地分析了他們的學說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以及不足之處。蔡儀作為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主要創始人,在批判資產階級美學的各種唯心主義學說和堅持唯物主義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完整系統地建立起美學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美學家。但是他把美學建基於認識論學科,缺乏價值論維度,因而對於美的本質問題的論述有諸多缺陷。李澤厚作為中國實踐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康得的先驗唯心論,同時,創造性地吸收和融合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容格的“集體無意識”學說以及克萊夫·貝爾“有意味的形式”說,把馬克思主義美學建立在社會實踐的和歷史發展的基礎之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現實性、實踐性、理想性與人文性,對20世紀後期中國現代性思想啟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李澤厚實踐美學的一系列概念,如主體性、積澱、文化心理結構等都超越了美學範圍而進入中國當代社會的公共話語層面,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的學術表達。但是,在思維方式和學科建構方式上,李澤厚始終有一種二元論傾向,在他的學說中存在著諸多二元對立的概念或範疇,如感性與理性、工具本體與心理本體,必然性與偶然性、外在自然人化與內在自然人化等等。本書分析了這些對立的矛盾因素對李澤厚美學的影響,一方面,他試圖以辯證論方式把它們統一起來,使他的美學顯示出一種思想和邏輯的深刻性,另一方面,這些矛盾對立概念的存在,又使得他的學說容易留下予人攻擊的口實。朱光潛解放後真誠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認真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對自己過去的美學觀點進行認真的批判和清理,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如藝術活動是一種生產勞動,美是一種意識形態,實踐不僅包括物質生產,還包括像藝術創作、審美欣賞這類精神性活動。這使他雖然和李澤厚相互爭論,實際上卻在一定程度上和意義上構成了相互補充。蔣孔陽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博采西方古典和現代美學眾家之說,特別是注意吸收現代西方哲學美學的新學說,創立了以實踐論為基礎、以創造論為核心的審美關係學說,把美看作是多層累的創造,是對積澱說的一種合理補充,開啟了實踐美學的另一種思路;劉綱紀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體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實踐批判的存在論美學,同樣也構成了實踐美學的一個維度。總之,本書認為,這些學者的學說都是由於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美學的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以及不同的理解所造成的,正是這些學者多角度、多側面地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闡釋,才構成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美學的繁榮和多元發展的局面。
第五、第六章是第三部分,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美學界圍繞著實踐美學所展開的爭論作了一個概要地回顧,並對90年代以來實踐美學的一些新的發展動向作了簡要地描述。這裡既包括20世紀80年代即已參加過實踐美學爭論、並有一定影響的學者,如楊恩寰、李丕顯等在90年代以來的發展狀況,也有一些更為年輕的學者對實踐美學的繼承、發展,如朱立元提出“實踐存在論美學”,張玉能要“重樹實踐美學的話語威信”等等。對於後實踐美學在批判實踐美學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生存、實踐、異化、自由等概念;基本命題如“人化就是異化”、“實踐就是異化勞動”、自由只存在于非現實的“超越領域”等進行了深入而客觀地分析。通過分析,本書認為後實踐美學對這些概念的使用上多有不當之處,這些命題基本上無法成立。
第七、第八章是第四部分,試圖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基本觀點出發,回答“21世紀美學何為”的問題,提出如何從美學角度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部分也是作者在批判繼承各位前輩學者學說的基礎上對新世紀美學理論建構與社會作用等問題提出的自己的思考與見解。本書認為,自馬克思開始,哲學的重心便已從認識論轉向了實踐論,馬克思以後,又轉向了個體生存論。哲學在今日世界的作用不在於像古代或近代哲學一樣探討世界的本源或本體——因為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可以由科學去回答——而在探討人生和命運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今日所要探討的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況,人類的命運,是從“人活著”這一基本事實出發,向“人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延伸。物質生產的工具本體解決的是“人活著”的問題,而“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則應該屬於心理本體所要解決的問題。從人類發展來說,工具本體走到今天,其唯一的本體地位已經發生了動搖,精神問題、心理問題從歷史的背後走到了前臺。這樣,歷史與邏輯走到了一起。哲學的追問最後走向了美學,而歷史的發展也同樣走向了美學。發掘工具本體的詩情畫意、實現自由而全面地發展、自由而詩意地生存成為歷史向今天和未來的人類提出的任務。換言之,在工具本體所造成的物質力量之外,建設一種價值論、意義論的人生本體,已成為當務之急。
本書認為,這種人生本體,在宗教神學的信仰崩塌、道德形而上學同樣歸於失敗的當今之世,只能是體現人際之間相互關懷、理解和愛護的情感。情一方面連結著生命的本能欲望,是心理功能的昇華,另一方面包含著後天的道德修養,是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世界的愛與責任擔當。它以中國傳統文化所注重的血緣親子之情為基礎而又超越狹義的親情,同時它借鑒了西方啟蒙學者自由、平等、博愛學說的精神內涵。這種愛,小而言之,是一種同情之心,即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廣而言之,它是一種胸懷天下、“仁民愛物”的博大深層的普遍之愛。這種愛,在對待自然的關係上,是對自然的尊敬、欣賞、感恩與敬畏。這便是實踐美學在實踐論基礎之上所提出來的情本體理論。
情本體的建構也是和諧社會的內涵之一。本書對如何從審美角度建構和諧社會提出了理論上的解釋,認為和諧社會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來說主要應該是對生態美的建設,從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說,主要應該提倡“人的自然化”、追求在工業化現代化基礎上新型的天人合一的自由審美境界;從人的心理建構說便是情本體的建構。
本書的學術價值、創新之處:
1、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進行全面研究的專著。特別是對於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狀況,本書第一次從歷史與理論相結合的角度進行了全面地考察與分析。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具有開拓性意義。
2、歷史視角。本書既有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產生發展過程的歷史敘述,同時又不單純是客觀敘事,而是把它和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現代性追求聯繫起來考察,把它作為中國現代性訴求的一個思想源流之一。這種歷史與理論的結合,使得本書能夠更為深刻地把握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地位、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
3、本書第一次把中國實踐美學作為一個完整的美學流派,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出發,分析了實踐美學產生發展的過程、它的理論貢獻與不足之處。對於實踐美學,本書採取了點面結合的研究方法,既有對整個實踐美學的總體理論考察與評價,又有對實踐美學的代表人物的個案研究。並且,本書還對圍繞著實踐美學所展開的美學爭論作出了描述與分析。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對實踐美學最完整深入的研究。
4、在分析研究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狀況之後,本書對如何結合當代社會文化狀況、吸收現當代西方哲學和美學成果、並立足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優秀傳統發展馬克思主義美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書對“人的自然化”和“生態美”概念的闡釋和強調,提出“自然的本真化”概念,對“情本體”理論的深入闡發,應該看作是對實踐美學從哲學向美學本身轉化的一種發展,或者說,是從哲學美學向個體生存論美學的一種發展。本書還對從美學上構建和諧社會提出既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意義的大膽假說。
本書的社會價值與效益:作為第一步深入研究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專著,本書開拓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的新領域,第一次深入系統地總結了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程與思想經驗教訓,第一次全面敘述和分析了實踐美學這一曾經影響整個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啟蒙思潮、並且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學說。本書既是對歷史的總結與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無論是歷史分析還是理論建構,本書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因此,本書的學術價值自不待言。至於社會效益,作為一部學術著作,它帶給社會的是一份精神產品,其社會效益在短期內是無法估量的。
1988年,撰寫論文《中國美學的核心——道》,1989年,該論文獲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論文二等獎,1990年,該文發表在《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第1期。
1993年,論文《莊子審美哲學的思維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青年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996年,發表論文《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教育》(哲學研究1996年第6期)。
1997年,出版專著《文藝主體創價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發表論文《對五六十年代美學討論的哲學反思》(《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該文英文版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Great Aesthetic Discussions in the 1950s~1960s發表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ummer 2002。
2002年,發表論文《試論傳統美學的新生》(《美與時代》2002年第6期).
2003年,發表論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構想》(先後在《哲學動態》(6000字)和《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1萬字)。
2004年發表論文《美學與中國的現代性啟蒙——審美現代性問題》(《文藝研究》2004年第2期)。
2005年,出版專著《實踐中的美學——中國現代性啟蒙與世紀美學建構》(學苑出版社);發表論文《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哲學研究》2005年第9期)。
2006年,發表論文《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與王麗英合寫),(《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1期)。
2007年,發表論文《情本體——實踐美學的個體生存論維度》,《學術月刊》2007年第2期。
2008年,發表論文《從人類學實踐本體論到個體生存論——再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美學》第2期,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美學爭論中的哲學問題與學術規範——評“新實踐美學”與“後實踐美學”之爭》(《學術月刊》2008年第2期)。
2009年,發表論文《新中國實踐美學六十年》,(《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5期)。
2011年,發表論文《從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後工業時代美的本質的哲學內涵》(《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從〈紅樓夢〉看中國藝術之“情本體”》(《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2012年,發表論文《自然美、社會美、生態美——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之二》,《鄭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2013年,發表論文《審美權利與審美傷害》,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4期。
2014年,出版專著《美學何為——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2015年,發表論文《論實踐美學的情本體理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
1993年加入中華美學學會並擔任學會秘書;
1999年起任中華美學學會副秘書長;
2003年起任中華美學學會秘書長;
2009年起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參加第4、第5、第6、第7、第8屆全國美學大會並作大會發言;籌辦和組織第5、第6、第7屆、第8屆全國美學大會。參與籌辦和組織2002年“美學與文化:東方與西方”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美學與當代生活方式”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實踐美學的反思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成都“美學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在這些會議上做主題發言或是大會發言。組織過多種層次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2007年赴土耳其安卡拉參加第17屆國際美學大會,在亞洲美學分組發言;2015年10月赴美國夏威尼參加“李澤厚與儒家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2016年7月赴韓國首爾參加第20屆國際美學大會,在亞洲專題組發言。
主編《中華美學學會通訊》。
任《美學》(俗稱“大美學”)雜誌執行主編。
2009年起任哲學研究所美學研究室副主任,主持系列學術論壇“美學論壇”。
2010年加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學科創新團隊,擔任執行研究員。
2016年起任哲學研究所美學研究室主任。
主持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專案“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該課題2008年結項。2014年以《美學何為》名出版。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重點課題“中國實踐美學研究”,於2011年結項。
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藝術哲學與國民素質的提高》,該專案最終成果為著作《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走向21世紀的中國美學》,該專案以《思辨的想像——20世紀中國美學主題史》為名出版,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2012年到2013年,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緬因大學哲學系訪問,從事環境美學、社會美學以及當代美國文化等方面研究,合作導師為美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當代環境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阿諾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教授。訪學期間,參加緬因大學哲學系主辦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系列論壇”(Socialist and Marxism Series);撰寫英文論文《審美權利和審美傷害》(Aesthetic Right and Aesthetic Offense)並為哲學系全體員工作同名學術報告;撰寫約20萬字隨筆、散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徐碧輝,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哲學所美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學科創新團隊執行研究員,《美學》執行主編。1963年出生于重慶市忠縣。1983年四川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9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導師楊辛教授;1993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導師黃楠森教授。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
1、專著:
《美學何為——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4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實踐中的美學——中國現代性啟蒙和新世紀美學建構》,25萬字,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
《文藝主體創價論》,30萬字,東北師大出版社1997年。
2、合著:
《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承擔兩章,60千字。該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藝術哲學與國民素質的提高》的最終成果。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思辨的想像——20世紀中國美學主題史》,承擔70千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該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專案《走向21世紀的中國美學》的最終成果。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承擔26千字。
3、專業辭書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華夏出版社2001年5月。承擔美學部分的編輯,並撰字15千字條目。
4、主要論文:
《形式:一種藝術的“本體”》,哲學研究2015年第9期;
《論實踐美學的情本體理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5.第5期;
《藝術與宗教的糾結:情感的幻象與異化》,文化正義論叢,2015年7月
《為日常生活賦予超越的詩性——曾點氣象的現代意義》,載《人生論美學與中華美學傳統》,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年10月。
《城市之美與自然之境——生態美的城市建構》,論文,1.3萬字,鄭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蕩漾在忠州鄉間的吹打樂》,調查報告,4千字,中華文化畫報2014年第10期。(調查報告原文為《忠州吹打樂考察——川東地區審美文化調查報告》,全文1.5萬字。)
《審美權利和審美傷害——城市化中一個被遮蔽的問題》,《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4期,《美學》(人大複印資料)2013年第7期;
《自然美、社會美、生態美——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之二》,《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紅樓夢是中國情本體論美學的集大成者》,《中國藝術報》2013年1月7日第6、7版。
《從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後工業時代美的本質的哲學內涵》,《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從〈紅樓夢〉看中國藝術之“情本體”》,《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新中國實踐美學六十年》,論文,1.2萬字《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5期
《人的自然化:城市建設和設計的最高目標》,論文,0.7萬字,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9年5月。(本文收入論文集《消費文化與當代設計》)
《梁啟超的趣味主義與情感教育》,論文,1.9,天津人民出版2009年3月,本文收入論文集《中國現代美學與文論的發動》
《席勒的現代性意義——重讀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論文,1.7萬字,《汕頭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美學》2013年第7期
《美學爭論中的哲學問題與學術規範——評“新實踐美學”與“後實踐美學”之爭》,論文,1.4萬字,《學術月刊》2008年第2期
《從人類主體到個體主體——論李澤厚實踐美學的主體性觀念》,論文,1.2萬字,《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論實踐美學的自然的人化學說》,論文,1萬,《瀋陽工程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從人類學實踐本體論到個體生存論——再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論文,1.8萬字,《美學》第2期,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和諧社會的美學解讀》,論文,2。8萬字,《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8年第11期
《情本體——實踐美學的個體生存論維度》,《學術月刊》2007年第2期;
《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1期
《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 12千字,《哲學研究》,2005年第9期。
《美學與中國現代性啟蒙》,12千字,《文藝研究》, 2004年第2期;
《對五六十年代美學大討論的哲學反思》,15千字,《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構想》,6千字,《哲學動態》2002年第1期;
《人文啟蒙與大眾文化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與藝術》,《美術觀察》2006年12期;
《實踐美學的反思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美學》,2006年創刊號
《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意義》,《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從工具本體到情本體——一種實踐論的審美形而上學生存觀》,《瀋陽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第3卷第1期;
《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世說新語〉的人格審美內涵》,《中國美學研究》2006年第1 期(創刊號。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5月。)
《“琳琅珠玉”——〈世說新語〉的形體之美》,《中國美學研究》第二輯,2007年3月;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Great Aesthetic Discussions in the 1950s~1960s,Social Science in China,Summer 2002.
《也說自然的人化》,11千字,《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美學與建設和諧社會》,2千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7月28日;
《新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構想》,28千字,《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4年第7輯;
《從實踐—生存論看中國古代美學》7千字,《西北美術》2004年第3期;
《藝術與人類解放之路——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啟示》,13千字,《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試論中國傳統美學的新生》,15千字,《美與時代》2002年第6期;
《大眾文化與形上追求》,6千字,《思想戰線》2002年第2期;
《全球化時代的大眾文化——後殖民時代的大眾文化》,6千字,《美與時代》2002年第2期;
《主客體之分與美學》,3千字,《學術月刊》2002年第6期;
《美育:療救功利主義的良方》,3千字,《中國文化報》2001年9月15日;
《讓傳統進入生活—中國傳統美學的繼承與創新》,2千字,《哲學研究》2003年第2期;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美學,中國古代美學,文藝美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
馬克思主義美學、文藝美學、中國傳統美學、審美教育學等。
《文藝主體創價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會1997年),把文藝活動作為一種精神性實踐活動,從文藝活動的主客體關係和主體性特徵入手,對文藝的本質、特徵和功能進行了獨創性的分析,提出文藝主體創價論和文藝主客交融論,即文藝是以象徵性符號創造精神價值的精神性實踐活動。文藝把握世界的方式是綜合性、直覺性和象徵性地;文藝的功能從低到高有六個方面:娛樂、教育、認識、審美、規範情感、影響社會。
《實踐中的美學——中國現代性啟蒙與新世紀美學建構》,學苑出版社2005年 6月。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歷史回眸,把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在中國的產生和傳播過程與中國的現代性啟蒙問題聯繫起來,把它看成是中國現代性啟蒙的一個組成部分,討論了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現代性啟蒙過程中,以王國維為代表的中國美學在現代性啟蒙中曾經起過的作用,分析了作為新功利主義美學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與作為超功利主義美學的中國現代美學形態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這種新功利主義美學在中國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同時還討論了20世紀後半期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一個重要表現形態——實踐美學,論述了實踐美學在克服20世紀前半期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狹隘功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同時也指出了在實踐美學之中個體與群體、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內在緊張和矛盾,指出了實踐美學對實踐概念理解上的偏狹與局限性。
中篇,他者之鏡鑒,討論了中國傳統美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對於建構新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意義。對於中國傳統美學,大多數研究者只是把它作為一種過去的學說來研究,而本書的這一部分則在分析中國傳統美學的哲學基礎和精神實質的基礎上,討論了中國傳統美學在現代性條件下重新產生生命活力的可能性和它對於建構新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所可能產生的思想和方法論意義。關於西方馬克思主義,本篇明確提出,西方馬克思主義也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形態,西方馬克思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分支,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結合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的具體情況作出的對馬克思主義的闡釋,在美學方面,他們的許多論述是深刻而有借鑒意義的。從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及藝術對現實的批判功能、新感性理論作為人類追求精神解放的一種理解、對大眾文化的批判等三個方面論述了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和對我們的啟示。
下篇,理論的建構,在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進行反思總結和對中西方美學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篇提出了作者建構新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設想。對實踐概念進行了重新解釋,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實踐不能僅僅被理解為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而應該被理解成人的生存方式,認為它應該包含物質性的改造世界、社會的群體性交往和個體與物件之間的精神交往三種方式。在這樣解釋實踐之後,本篇提出了建構新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設想,認為,實踐依然是整個美學學科建立的理論基礎。美學應該建立在對作為精神實踐的審美活動的哲學分析基礎之上,同時還應包含心理學和文化學的分析。與此同時,審美活動作為一種與認識活動、倫理活動和宗教活動均不相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獨特性質也應該納入美學研究視野之中。這樣,本書提出,新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美學至少應該包括以實踐為核心的審美基礎論、審美感性論、審美文化論和審美把握論四個部分。同時,由於審美教育的特殊地位,本書設專章論述了審美教育實質、方法,對現代藝術教育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
《美學何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本書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章為第一部分,簡要闡述和分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誕生、發展過程、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等問題。第二、三、四章為第二部分,分別論述了蔡儀、李澤厚、朱光潛、蔣孔陽、劉綱紀等人的美學學說,客觀地分析了他們的學說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以及不足之處。蔡儀作為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主要創始人,在批判資產階級美學的各種唯心主義學說和堅持唯物主義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完整系統地建立起美學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美學家。但是他把美學建基於認識論學科,缺乏價值論維度,因而對於美的本質問題的論述有諸多缺陷。李澤厚作為中國實踐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康得的先驗唯心論,同時,創造性地吸收和融合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容格的“集體無意識”學說以及克萊夫·貝爾“有意味的形式”說,把馬克思主義美學建立在社會實踐的和歷史發展的基礎之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現實性、實踐性、理想性與人文性,對20世紀後期中國現代性思想啟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李澤厚實踐美學的一系列概念,如主體性、積澱、文化心理結構等都超越了美學範圍而進入中國當代社會的公共話語層面,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的學術表達。但是,在思維方式和學科建構方式上,李澤厚始終有一種二元論傾向,在他的學說中存在著諸多二元對立的概念或範疇,如感性與理性、工具本體與心理本體,必然性與偶然性、外在自然人化與內在自然人化等等。本書分析了這些對立的矛盾因素對李澤厚美學的影響,一方面,他試圖以辯證論方式把它們統一起來,使他的美學顯示出一種思想和邏輯的深刻性,另一方面,這些矛盾對立概念的存在,又使得他的學說容易留下予人攻擊的口實。朱光潛解放後真誠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認真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對自己過去的美學觀點進行認真的批判和清理,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如藝術活動是一種生產勞動,美是一種意識形態,實踐不僅包括物質生產,還包括像藝術創作、審美欣賞這類精神性活動。這使他雖然和李澤厚相互爭論,實際上卻在一定程度上和意義上構成了相互補充。蔣孔陽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博采西方古典和現代美學眾家之說,特別是注意吸收現代西方哲學美學的新學說,創立了以實踐論為基礎、以創造論為核心的審美關係學說,把美看作是多層累的創造,是對積澱說的一種合理補充,開啟了實踐美學的另一種思路;劉綱紀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體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實踐批判的存在論美學,同樣也構成了實踐美學的一個維度。總之,本書認為,這些學者的學說都是由於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美學的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以及不同的理解所造成的,正是這些學者多角度、多側面地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闡釋,才構成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美學的繁榮和多元發展的局面。
第五、第六章是第三部分,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美學界圍繞著實踐美學所展開的爭論作了一個概要地回顧,並對90年代以來實踐美學的一些新的發展動向作了簡要地描述。這裡既包括20世紀80年代即已參加過實踐美學爭論、並有一定影響的學者,如楊恩寰、李丕顯等在90年代以來的發展狀況,也有一些更為年輕的學者對實踐美學的繼承、發展,如朱立元提出“實踐存在論美學”,張玉能要“重樹實踐美學的話語威信”等等。對於後實踐美學在批判實踐美學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生存、實踐、異化、自由等概念;基本命題如“人化就是異化”、“實踐就是異化勞動”、自由只存在于非現實的“超越領域”等進行了深入而客觀地分析。通過分析,本書認為後實踐美學對這些概念的使用上多有不當之處,這些命題基本上無法成立。
第七、第八章是第四部分,試圖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基本觀點出發,回答“21世紀美學何為”的問題,提出如何從美學角度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部分也是作者在批判繼承各位前輩學者學說的基礎上對新世紀美學理論建構與社會作用等問題提出的自己的思考與見解。本書認為,自馬克思開始,哲學的重心便已從認識論轉向了實踐論,馬克思以後,又轉向了個體生存論。哲學在今日世界的作用不在於像古代或近代哲學一樣探討世界的本源或本體——因為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可以由科學去回答——而在探討人生和命運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今日所要探討的就是人類的生存狀況,人類的命運,是從“人活著”這一基本事實出發,向“人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延伸。物質生產的工具本體解決的是“人活著”的問題,而“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則應該屬於心理本體所要解決的問題。從人類發展來說,工具本體走到今天,其唯一的本體地位已經發生了動搖,精神問題、心理問題從歷史的背後走到了前臺。這樣,歷史與邏輯走到了一起。哲學的追問最後走向了美學,而歷史的發展也同樣走向了美學。發掘工具本體的詩情畫意、實現自由而全面地發展、自由而詩意地生存成為歷史向今天和未來的人類提出的任務。換言之,在工具本體所造成的物質力量之外,建設一種價值論、意義論的人生本體,已成為當務之急。
本書認為,這種人生本體,在宗教神學的信仰崩塌、道德形而上學同樣歸於失敗的當今之世,只能是體現人際之間相互關懷、理解和愛護的情感。情一方面連結著生命的本能欲望,是心理功能的昇華,另一方面包含著後天的道德修養,是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世界的愛與責任擔當。它以中國傳統文化所注重的血緣親子之情為基礎而又超越狹義的親情,同時它借鑒了西方啟蒙學者自由、平等、博愛學說的精神內涵。這種愛,小而言之,是一種同情之心,即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廣而言之,它是一種胸懷天下、“仁民愛物”的博大深層的普遍之愛。這種愛,在對待自然的關係上,是對自然的尊敬、欣賞、感恩與敬畏。這便是實踐美學在實踐論基礎之上所提出來的情本體理論。
情本體的建構也是和諧社會的內涵之一。本書對如何從審美角度建構和諧社會提出了理論上的解釋,認為和諧社會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來說主要應該是對生態美的建設,從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說,主要應該提倡“人的自然化”、追求在工業化現代化基礎上新型的天人合一的自由審美境界;從人的心理建構說便是情本體的建構。
本書的學術價值、創新之處:
1、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進行全面研究的專著。特別是對於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狀況,本書第一次從歷史與理論相結合的角度進行了全面地考察與分析。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具有開拓性意義。
2、歷史視角。本書既有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產生發展過程的歷史敘述,同時又不單純是客觀敘事,而是把它和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現代性追求聯繫起來考察,把它作為中國現代性訴求的一個思想源流之一。這種歷史與理論的結合,使得本書能夠更為深刻地把握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地位、歷史使命與歷史局限性。
3、本書第一次把中國實踐美學作為一個完整的美學流派,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出發,分析了實踐美學產生發展的過程、它的理論貢獻與不足之處。對於實踐美學,本書採取了點面結合的研究方法,既有對整個實踐美學的總體理論考察與評價,又有對實踐美學的代表人物的個案研究。並且,本書還對圍繞著實踐美學所展開的美學爭論作出了描述與分析。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對實踐美學最完整深入的研究。
4、在分析研究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史狀況之後,本書對如何結合當代社會文化狀況、吸收現當代西方哲學和美學成果、並立足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優秀傳統發展馬克思主義美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書對“人的自然化”和“生態美”概念的闡釋和強調,提出“自然的本真化”概念,對“情本體”理論的深入闡發,應該看作是對實踐美學從哲學向美學本身轉化的一種發展,或者說,是從哲學美學向個體生存論美學的一種發展。本書還對從美學上構建和諧社會提出既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意義的大膽假說。
本書的社會價值與效益:作為第一步深入研究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專著,本書開拓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的新領域,第一次深入系統地總結了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歷程與思想經驗教訓,第一次全面敘述和分析了實踐美學這一曾經影響整個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啟蒙思潮、並且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學說。本書既是對歷史的總結與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無論是歷史分析還是理論建構,本書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因此,本書的學術價值自不待言。至於社會效益,作為一部學術著作,它帶給社會的是一份精神產品,其社會效益在短期內是無法估量的。
1988年,撰寫論文《中國美學的核心——道》,1989年,該論文獲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論文二等獎,1990年,該文發表在《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第1期。
1993年,論文《莊子審美哲學的思維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青年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996年,發表論文《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教育》(哲學研究1996年第6期)。
1997年,出版專著《文藝主體創價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發表論文《對五六十年代美學討論的哲學反思》(《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該文英文版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Great Aesthetic Discussions in the 1950s~1960s發表於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ummer 2002。
2002年,發表論文《試論傳統美學的新生》(《美與時代》2002年第6期).
2003年,發表論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美學構想》(先後在《哲學動態》(6000字)和《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1萬字)。
2004年發表論文《美學與中國的現代性啟蒙——審美現代性問題》(《文藝研究》2004年第2期)。
2005年,出版專著《實踐中的美學——中國現代性啟蒙與世紀美學建構》(學苑出版社);發表論文《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哲學研究》2005年第9期)。
2006年,發表論文《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與王麗英合寫),(《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1期)。
2007年,發表論文《情本體——實踐美學的個體生存論維度》,《學術月刊》2007年第2期。
2008年,發表論文《從人類學實踐本體論到個體生存論——再論李澤厚的實踐美學》,(《美學》第2期,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美學爭論中的哲學問題與學術規範——評“新實踐美學”與“後實踐美學”之爭》(《學術月刊》2008年第2期)。
2009年,發表論文《新中國實踐美學六十年》,(《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5期)。
2011年,發表論文《從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後工業時代美的本質的哲學內涵》(《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從〈紅樓夢〉看中國藝術之“情本體”》(《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2012年,發表論文《自然美、社會美、生態美——從實踐美學看生態美學之二》,《鄭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2013年,發表論文《審美權利與審美傷害》,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4期。
2014年,出版專著《美學何為——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2015年,發表論文《論實踐美學的情本體理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
1993年加入中華美學學會並擔任學會秘書;
1999年起任中華美學學會副秘書長;
2003年起任中華美學學會秘書長;
2009年起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參加第4、第5、第6、第7、第8屆全國美學大會並作大會發言;籌辦和組織第5、第6、第7屆、第8屆全國美學大會。參與籌辦和組織2002年“美學與文化:東方與西方”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美學與當代生活方式”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實踐美學的反思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成都“美學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在這些會議上做主題發言或是大會發言。組織過多種層次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2007年赴土耳其安卡拉參加第17屆國際美學大會,在亞洲美學分組發言;2015年10月赴美國夏威尼參加“李澤厚與儒家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2016年7月赴韓國首爾參加第20屆國際美學大會,在亞洲專題組發言。
主編《中華美學學會通訊》。
任《美學》(俗稱“大美學”)雜誌執行主編。
2009年起任哲學研究所美學研究室副主任,主持系列學術論壇“美學論壇”。
2010年加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美學學科創新團隊,擔任執行研究員。
2016年起任哲學研究所美學研究室主任。
主持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專案“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該課題2008年結項。2014年以《美學何為》名出版。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重點課題“中國實踐美學研究”,於2011年結項。
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藝術哲學與國民素質的提高》,該專案最終成果為著作《藝術哲學與藝術教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走向21世紀的中國美學》,該專案以《思辨的想像——20世紀中國美學主題史》為名出版,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2012年到2013年,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緬因大學哲學系訪問,從事環境美學、社會美學以及當代美國文化等方面研究,合作導師為美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當代環境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阿諾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教授。訪學期間,參加緬因大學哲學系主辦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系列論壇”(Socialist and Marxism Series);撰寫英文論文《審美權利和審美傷害》(Aesthetic Right and Aesthetic Offense)並為哲學系全體員工作同名學術報告;撰寫約20萬字隨筆、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