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摘要:行气“六气”说于隋唐之际定型,此后传承络绎,至今仍在道教、医学、体育等领域发挥着作用。然而,此“六气”说并非自始定型的体系,隋唐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即上溯至春秋战国,下探至隋,基于道、释、医等诸家文献,从气的构成、功能、目的、实践方式、思想交流互动等几个方面对行气“六气”说进行考察,探索其源流迁变。
“六气”之说,由来已久,西汉之前即存在诸说:一为《国语》《左传》所言天之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二为《黄帝内经》所载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三为神仙方术家之所食六气——朝霞、端阳、銧光(地黄)、输阴、输阳(天玄)、沆瀣。1而本文所讨论者则为有别于以上诸说的行气治病之“六气”,笔者拟将其置于思想史框架下,循道、释、医等诸家文献,考镜其源流,澄清其脉络,厘清其迁流演变。
一、“二气”到“四气”:由老、庄到黄老道的演变
行气说,源自导气之术,其数起初亦非六,几经敷演,终而形成行气之“六气”体系。六者之中嘘(呴)、吹二气,已见于《老子》:“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2。据高明勘校,呴、煦、歔、欨皆与嘘通。《老子河上公注》云:“呴,温也,吹,寒也”。3传为张道陵或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对“或嘘或吹”的注释与《河上公注》一致:“嘘温吹寒”4。而易顺鼎言:“《玉篇》引《声类》云‘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此吹、嘘之别,即《老子》古义也。”5上述两种解释,一从温度之差,一从速度之别,皆言之成理,故而高亨综合两种解释称:“缓吐气以温物谓之嘘(或呴),急吐气以寒物谓之吹”6。
如果说《老子》的嘘、吹二气只是作为一组反义词出现,尚未明确其与导气养生的关系,那么《庄子·刻意》则明确描述了导气吐纳的“四气”体系:“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袓寿考者之所好也。”可见“吹呴呼吸”导气术在庄子之前已经流行于世,为导引养生求长寿者所好。但是否用于疗病,此时尚不明确。“吹呴呼吸”四者可分为二组:“吹呴呼”一组,皆为出气;“吸”一组,为入气。亦即在嘘(呴)、吹基础上加入了最基本的呼与吸,但呼与呴、吹三者又有别:呼为常速出气、不急不缓,呴为缓出气,吹为急出气。
张家山西汉初年墓葬所出竹简有《引书》一部,此“引”即导引之引,主讲引体导气以治身除病。《引书》云:
人之所以得病者,必于暑湿风寒雨露,奏(腠)理启阖,食(饮)不和,起居不能与寒暑相应,故得病焉。是以春夏秋冬之间,乱气相薄还也,而人不能自免其间,故得病。是以必治八经之引,炊(吹)昫(呴)虖(呼)吸天地之精气……以与相求也,故能毋病。偃卧炊(吹)昫(呴)、引阴,春日再昫(呴),一虖(呼)一炊(吹);夏日再虖(呼),一昫(呴)一炊(吹);冬日再炊(吹),一昫(呴)一虖(呼)。人生于清(情),不智(知)爱其气,故多病而易死。……贵人之所以得病者,以其喜怒之不和也。喜则阳气多,怒则阴气多。是以道者喜则急昫(呴),怒则剧炊(吹)以和之,吸天地之精气,实其阴,故能毋病。……治身欲与天地相求,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勭(动)而俞(愈)出。……燥则娄(数)虖(呼)娄(数)卧,湿则娄(数)炊(吹)毋卧实阴,暑则精娄(数)昫(呴),寒则劳身,此与燥湿寒暑相应之道也。7
如上所见,“吹呴呼吸天地之精气”已被视为防病和治病的手段。《庄子》仅只言片语提及的“吹呴呼吸”导引术在这里得到详细展开,且《引书》亦言及“鸡(鸟?)信(伸)以利肩婢(髀)”“熊经以利腜(脢)背”,正与《庄子》所言“熊经鸟申”对应。该《引书》入葬时间(不晚于公元前186年)距庄子不过百年,成书年代应距庄子更近,其诠释应与《庄子》本义不违。此“吹呴呼吸”导气法呈现出浓厚的“法天地”色彩:一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应,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导气搭配方式;二与阴阳相应,通过“吹呴”调整阴阳之气,从而使喜怒之情平和;三与燥湿寒暑之气相应,实行针对性的“吹呴呼”来平衡。此外,上述导气方式还呈现出偏论一边的特点,仅论出气不论入气,出气一开为三——吹呴呼,所举种种行气皆围绕此三者展开,但从不言吸气。此一特点也为后述“六气”体系所继承,将出气一开为六。此外,《引书》与《黄帝内经》关系密切8,而“治身欲与天地相求,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句又源出《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由此来看,《引书》应属黄老道治身养生一派的作品。
马王堆汉墓帛书有《却谷食气》篇,其“食气”说亦基于“呴吹”,云:“食谷者食质而□,食气者为昫(呴)炊(吹),则以始卧与始兴,凡昫(呴)中息而炊(吹)。”9阐述了食气的两种基本方式、食气时间及步骤。此外,食气还需与年龄、朝暮、四时相配合,兹不赘述。《却谷食气》也指出,却谷食石韦后,“为首重足轻体轸(胗),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即如果出现了头重脚轻体肿的症状,则以呴吹进行治疗,直到痊愈为止。可见,“呴吹”除了作为食气方式外,还被当做治病方式,与张家山汉墓竹简视之为治病方法一致。10
《淮南子·齐俗训》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呴)呼吸,吐故纳新”。汉宣帝时王褒所作《圣主得贤臣颂》云:“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侨松”(《汉书》卷六十四下)。王充《论衡》亦云:“食气者必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也”。可见,至此时仍保持着“吹呴呼吸”四气、三吐气与一吸气的组合模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四者都是指吐气纳气的动作而言。
二、道经与医籍的“六气”行气法
《道藏》收录《太清金液神丹经》一部,析为三卷。该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故而不可统断其年代,需分而论之。其中金液神丹经文(七言诗),陈国符根据用韵考证为西汉末东汉初出世。卷上及卷中前四页为年代最古者,或即汉代。卷上开篇有署名正一天师张道陵的序及其弟子赵升、王长的序注。其序注部分出现了不同于“四气”说的“六气”行气说:
标镜营六九之位也。
六谓吐纳御于六气,九者九丹之品号。……凡行气法者,内气有一,吐气有六也。云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者,谓吹呼11嘻呵12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夫欲为长,息宜长也。息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吹以去寒,呼13以去热,嘻以去痛14,又以去风,呵15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不欲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忌16。能适六气,位为天仙。17
与此六气行气法高度相似的文本亦出现于陶弘景所辑《养性延命录》。据陶氏序可知,《养生要集》汇张湛、道林、翟平、黄山所集养生书而成,陶弘景以《养生要集》为基础,删繁就简、分类汇编而成《养性延命录》,实为述古,非陶氏自作。而《养生要集》取材年代跨度为“上自农黄已来,下及魏晋之际”18,农黄虽有缥缈之嫌,魏晋当无甚疑问。其中援引《服气经》云:
凡行气,以鼻内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多不欲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心19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于仙经。20
此段引文与《金液神丹经序》大同,当同出一源,但又存在用字、对症匹配的差异,或为流传过程中造成的错谬。《服气经》既为《养生要集》所引,必不晚于晋,而“六气”法又是《服气经》袭自“仙经”,此“仙经”具体为何经难以明确,但年代无疑则更早,或为汉代甚至更早。而值得注意的是,《服气经》与《金液神丹经序》雷同的部分内容,其来源分别作“出于仙经”“按仙经云”,可见二者应都是引自某“仙经”,但流传中出现了差异。而不能简单判断为《金液神丹经序》袭用了《服气经》或者《服气经》袭用了《金液神丹经序》。
又援引“明医《论》”云:
凡病之来,不离于五脏,事须识相。若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藏病者,体有冷热,呼吹二气出之;肺藏病者,胸背胀满,嘘气出之;脾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肾藏病者,体冷阴衰,面目恶痿,呬气出之。21已上十二种调气法,依常以鼻引气,口中吐气,当令气声逐字吹呼嘘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须恭敬用心为之,无有不差,愈病长生要术。22
此段引文,讨论六气治五藏病法。朱越利考证后认为“明医《论》”及“名医《叙病论》”引文即张仲景《伤寒卒(杂)病论》佚文23,若如此,则时代可溯及东汉。
《养生要集》材料来源之一即为道林所集者,现《道藏》存《道林摄生论》残卷,孙思邈集《备急千金要方》所收录《养性》篇亦曰《道林养性》,二者共通部分文字大同。《道林摄生论》中六气治五藏病内容与“明医《论》”基本一致:
凡百病不离五藏,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呬出。
心藏病者,体冷热。……疗法:用呼吹二气,呼疗冷,吹治热。肺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疗法:用嘘气出。肝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不喜,头眼疼痛。……疗法:用呵气出。脾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痛闷疼。……治法:用唏气出。肾藏病者,体冷而阴衰。……治法:用呬气出。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
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者,依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差。24
《道林摄生论》与《养生要集》所引“明医《论》”中六气治病法完全一致,应是四家所集重合处,但内容详略差异颇大,陶弘景似未采用道林版本。道林版本也未言明出处,但陶弘景所据他本则指明来源为“明医《论》”。但《养性延命录》所引“明医《论》”阙文甚多,本应具足十二种调气法,仅述六种便结束,《道林摄生论》可补《养性延命录》之缺。
葛洪之师郑隐(约220-302+)历经三国西晋时期,其藏书颇丰,葛洪于《抱朴子·遐览》广列郑隐藏书之书名卷数。25其中有《行气治病经》一卷,惜已随郑隐湮没于山中,不传于世。但根据书名再结合上述诸段行气治病引文来看,笔者推测《行气治病经》大概率是述说六气治病法的著作。《神仙传·栾巴传》附葛洪按语云“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不知气血寓于身而不可扰”26,此处所言“六字气”,当即“吹呼唏呵嘘呬”六气,可见晋时六气法仍是颇流行的导气法。
综合以上涉及行气治病法的引文来看,西汉时常用“四气”说,西晋时“六字气”修道法已盛行,种种迹象表明“六气治病法”于东汉时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上述几段引文虽皆涉六气,但其功用又非完全一致,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1 六气名用对比表
各家解释颇为参差,后世文献的引文也颇为凌乱,甄别难度很大。根据前文对吹的解释,“吹”应具有去热的功效,各组皆把吹呼对论,故而“呼”应具有去冷功效。结合《丹经序》和“明医《论》”来看,“嘻/唏”具有去风去痛的功效。“呵”具有去烦下气功效。“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各家共通。综合来看,《服气经》六气与病症的匹配最为凌乱,尤其前四气,似是出现了错位。古有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抱朴子·遐览》),此之谓也。另外,需强调的是此处“六气”已经演变为“使字气声似字”,即吐气声似字声,恰符合葛洪所言“六字气”,这已大异于前述指代吐气动作的“四气”,由动作到字声,可谓一重大转变。
敦煌写本P.3403亦载“六字法”,六气之名与上述一致,但六气与症状的匹配则差异颇大:
七日、三日有病,六字法如后作之,瘥矣。嘘,除赤眼;呬,除冷;呵,总除四大病;呵(吹),除焦口病;嘻,除心闷亦除冷;呼,除脾病、唇焦。歌曰:勤守忠(中),莫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源,万事毕。27又歌曰:内有真田不朽,若人得之命长久。上补泥九(丸)下补元,三田之中为住寿。六字法:大月从呵至呼、呬、吹、嘘、嘻;小月从呵至嘘、吹、呬、呼、嘻。极妙之方。28
此段文字明显为道教行气疗疾延命内容。但其六字气与症状的匹配既不符古来所传,又混乱难究,不知依据所由。唯其与月份匹配之法,于其他六气法中未曾见到,反倒与汉初以四气匹配朝暮、四时相类,倒有些许复古之处。
三、佛教止观文献对“六气”说的吸纳
综上所述诸“六气”用例,虽于治疗病症上有出入,但六气名称尚且保持一致。笔者从敦煌写本中新发现一件阐述安般守意和十二因缘观的佛教文献,该写本为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S.2709,笔者将其判定为南北朝晚期中国撰述的安般守意行法作品。写本后半部分摘抄的《十六特胜经》部分,则是中国本土学者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比类、黄老道家养生术、中国传统医学等元素进行“造经”活动的成果。该写本中出现的六气治病法独树一帜,他处未见,六气名称分别为:嘘、呵、吹、啸、咳、欠。
六气法名用:一嘘、二呵、三吹、四啸、五咳、六欠。用此六气,对治六藏,善用皆除,须识令知。肺藏中有极气满病,当用嘘;肝藏中有热气病,当用呵;心藏中有风病,当用吹;脾藏中有冷气病,当用啸;肾藏中有烦著气,当用咳;阴藏中有淋气病,当用欠;此六气治六藏病法。29
其中嘘、呵、吹三气为两种六气法共通,而啸、咳、欠三气则独见于该写本。此“嘘呵吹啸咳欠”六气法似是根据“吹呼唏呵嘘呬”六气法新创而成。写本中未言明六字的实践方式是否为吐气似字声,笔者根据啸、咳、欠三字推断,认为应不是吐气似字声,当为吐气动作,古之“吹呴呼吸”四气也是就动作而言,在这方面二者是一致的。
天台智顗《摩诃止观》在讨论五藏生成、十二因缘观时,出现了大量五行比类的内容,这些内容与S.2709写本引用的《十六特胜经》之“十二因缘观法”大为雷同。但二者相比,S.2709论述的更加清晰,体系完整,且不厌繁琐,回环往复。而《摩诃止观》文字却极为简略,更像是对《十六特胜经》对应内容的概括与压缩。《摩诃止观》也引入了六气治五藏病法,但六气名称却与S.2709写本不同:
用气治者,谓吹、呼、、呵、嘘、。皆于唇吻吐纳转侧牙舌,徐详运心带想作气。若冷用吹如吹火法,热用呼。百节疼痛用,亦治风。若烦胀上气用呵,若痰癊用嘘,若劳倦用。六气治五藏者,呵治肝,呼吹治心,嘘治肺,治肾,治脾。又六气同治一藏,藏有冷用吹,有热用呼,有痛用,有烦满用呵,有痰用嘘,有乏倦用。余四藏亦如是。又口吹去冷……口呼去热……口去痛除风……口呵去烦下气散痰者……嘘去满胀……去劳……。30
虽六气名称有别,但二者在六气病相方面则更为一致:
表2 敦煌写本S.2709与《摩诃止观》文本对比
诸藏病相部分,《摩诃止观》叙述了五藏的病相,未叙述无病相。而写本S.2709虽有病相、无病相皆论及,但有病相仅述说三藏病相,缺失其他三藏的病相,无病相则六藏皆论,故而可以根据写本的无病相和《摩诃止观》的有病相互相参照补足。
笔者认为,引六气入佛教止观应是《十六特胜经》在先,但《十六特胜经》的六气治病法独树一帜,与历史上传统的六气治病法大为不同。或正是此因,智顗并未采用《十六特胜经》的特殊六气法,而是回归了传统的六气法。但根据二者所述病相来看,《摩诃止观》的病相说又与《十六特胜经》相符。根据写本结构来看,六气治病与六藏病相前后连接,智顗既知病相说,似乎无理由不知《十六特胜经》的六气说,他未采纳的原因或是因为同时通晓传统六气治病说,两相比较之下,仍选择了传统六气治病说。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摩诃止观》的“口吹去冷……去劳”一段则与前述《金液神丹经序》“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又以去风,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高度一致。而与此对应的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服气经》的引文则残缺、匹配错位:“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那么智顗应非取材自《养性延命录》。《摩诃止观》所述的六气对症用例其实也佐证了《丹经序》匹配的正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气治病“六气”说背后,隐藏的是一幅二四六演绎迁变、道释医诸家互鉴的生动的思想史画面,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气的构成上,经历了《老子》的“吹呴”二气到《庄子》《引书》《却谷食气》描述的导引养生者的“吹呴呼吸”四气,再到《金液神丹经序》《服气经》“明医《论》”《摩诃止观》的“吹呼唏(嘻)呵嘘呬”以及《十六特胜经》的“嘘呵吹啸咳欠”六气的长期演变过程。第二、从功能目的来看,经历了由行气养生扩展到行气治病功用的演变。第三、从实践方式来看,呈现出由描述吐纳气动作到“使字气声似字”的动作到音声的转变过程。第四、从思想交流互动来看,呈现出早期道家、先秦导引士、汉初黄老道、东汉道教、魏晋养生家、南北朝佛教诸家文献跨越历史跨越领域交相辉映的局面。
一种思想学说并非自始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稳定的成型状态,我们现今能看到的只是层层累积的演绎结果或者众多支流中的“胜出”者。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一蹴而就,只关注开端和结果并不完整和严谨,中间的过程与演变的轨迹同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魏启鹏、胡翔骅:《六气考》,《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378-380页。此处引文系高氏勘校古今诸本得出的正文。王弼本作“或歔或吹”,河上等本作“或呴或吹”,景福等本作“或煦或吹”。
3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第119页。
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7页。
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379页。
6高亨:《老子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7此句,饶宗颐释读为“燥则晏乎(呼)晏卧,温则晏炊(吹)毋卧,实阴,暑则精娄(屡)昫(呴),寒则劳身”。参见饶宗颐《从出土资料谈古代养生与服食之道》,《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8《引书》所述得病之因与《黄帝内经》思想高度一致,如“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且《引书》开篇第一句“春产、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与《黄帝内经》中“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同为将四时与养气结合的典型用例,仅述说者不同,一托古于岐伯,一委名于彭祖。(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316页)
9魏启鹏、胡翔骅:《却谷食气》,《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4页。
10此外,已知阜阳汉简有《行气》一篇,但至今尚未正式公开发布,未知其具体内容,期待将来公开后能够进一步拓展该研究。
11“呼”字,原作“呵”,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2“呵”字,原作“呴”,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3“呼”字,原作“呵”,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4“痛”字,原作“病”,据唐代京里先生《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改。(《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61a页)
15“呵”字,原作“呴”,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6“忌”字,原作“忘”,据《云笈七签》卷五十九《神仙绝谷食气经》改,《养性延命录》所引《服气经》中作“长息之心”亦误,当以“忌”字为正。
17阴长生等:《太清金液神丹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48a页。
18据葛洪《抱朴子·遐览》,郑隐所藏道书中已有《养生书》一百五卷,可见西晋之前养生类著作已蔚然大观。
19“心”字,当为“忌”,据《云笈七签》卷五十九第八《神仙绝谷食气经》。
20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载《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82a页。
21“肾藏病者,体冷阴衰,面目恶痿,呬气出之”一句,《养性延命录》阙文,据《千金要方》补。(见丁光迪校注《太清导引养生经养性延命录校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第99页)丁氏校本补文正确。另王家葵校本补文为“肾藏病者,咽喉窒塞,腹满耳聋,呬气出之”,其据《正一法文修真旨要》补,与医理有违,应非正文。(王家葵校注:《养性延命录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第161-162页)
22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第482a-b页。
23朱越利:《〈养性延命录〉考》,《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1期。
24道林集:《太清道林摄生论》,《道藏》第3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68b页。
25据《抱朴子·遐览》,郑隐收藏道经六百七十卷,诸符五百数十卷。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2014年,第363页。
26葛洪:《神仙传》,中华书局,2010年,第198页。
27该句亦见载于曾慥编《道枢·修真指玄篇》:“神公言其胎息曰:勤守中,勿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元,万事毕,谨修持,无时日。”(曾慥:《道枢》,《道藏》第20册,第702c页)
28李应存、史正刚:《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29方广锠、吴芳思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81页。
30智顗:《摩诃止观》卷8,CBETA 2021.Q3,T46,no.1911,p.108b27-c7。
31智顗:《摩诃止观》卷8,CBETA 2021.Q3,T46,no.1911,p.106b24-26。
原载:《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5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摘要:行气“六气”说于隋唐之际定型,此后传承络绎,至今仍在道教、医学、体育等领域发挥着作用。然而,此“六气”说并非自始定型的体系,隋唐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即上溯至春秋战国,下探至隋,基于道、释、医等诸家文献,从气的构成、功能、目的、实践方式、思想交流互动等几个方面对行气“六气”说进行考察,探索其源流迁变。
“六气”之说,由来已久,西汉之前即存在诸说:一为《国语》《左传》所言天之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二为《黄帝内经》所载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三为神仙方术家之所食六气——朝霞、端阳、銧光(地黄)、输阴、输阳(天玄)、沆瀣。1而本文所讨论者则为有别于以上诸说的行气治病之“六气”,笔者拟将其置于思想史框架下,循道、释、医等诸家文献,考镜其源流,澄清其脉络,厘清其迁流演变。
一、“二气”到“四气”:由老、庄到黄老道的演变
行气说,源自导气之术,其数起初亦非六,几经敷演,终而形成行气之“六气”体系。六者之中嘘(呴)、吹二气,已见于《老子》:“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2。据高明勘校,呴、煦、歔、欨皆与嘘通。《老子河上公注》云:“呴,温也,吹,寒也”。3传为张道陵或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对“或嘘或吹”的注释与《河上公注》一致:“嘘温吹寒”4。而易顺鼎言:“《玉篇》引《声类》云‘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此吹、嘘之别,即《老子》古义也。”5上述两种解释,一从温度之差,一从速度之别,皆言之成理,故而高亨综合两种解释称:“缓吐气以温物谓之嘘(或呴),急吐气以寒物谓之吹”6。
如果说《老子》的嘘、吹二气只是作为一组反义词出现,尚未明确其与导气养生的关系,那么《庄子·刻意》则明确描述了导气吐纳的“四气”体系:“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袓寿考者之所好也。”可见“吹呴呼吸”导气术在庄子之前已经流行于世,为导引养生求长寿者所好。但是否用于疗病,此时尚不明确。“吹呴呼吸”四者可分为二组:“吹呴呼”一组,皆为出气;“吸”一组,为入气。亦即在嘘(呴)、吹基础上加入了最基本的呼与吸,但呼与呴、吹三者又有别:呼为常速出气、不急不缓,呴为缓出气,吹为急出气。
张家山西汉初年墓葬所出竹简有《引书》一部,此“引”即导引之引,主讲引体导气以治身除病。《引书》云:
人之所以得病者,必于暑湿风寒雨露,奏(腠)理启阖,食(饮)不和,起居不能与寒暑相应,故得病焉。是以春夏秋冬之间,乱气相薄还也,而人不能自免其间,故得病。是以必治八经之引,炊(吹)昫(呴)虖(呼)吸天地之精气……以与相求也,故能毋病。偃卧炊(吹)昫(呴)、引阴,春日再昫(呴),一虖(呼)一炊(吹);夏日再虖(呼),一昫(呴)一炊(吹);冬日再炊(吹),一昫(呴)一虖(呼)。人生于清(情),不智(知)爱其气,故多病而易死。……贵人之所以得病者,以其喜怒之不和也。喜则阳气多,怒则阴气多。是以道者喜则急昫(呴),怒则剧炊(吹)以和之,吸天地之精气,实其阴,故能毋病。……治身欲与天地相求,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勭(动)而俞(愈)出。……燥则娄(数)虖(呼)娄(数)卧,湿则娄(数)炊(吹)毋卧实阴,暑则精娄(数)昫(呴),寒则劳身,此与燥湿寒暑相应之道也。7
如上所见,“吹呴呼吸天地之精气”已被视为防病和治病的手段。《庄子》仅只言片语提及的“吹呴呼吸”导引术在这里得到详细展开,且《引书》亦言及“鸡(鸟?)信(伸)以利肩婢(髀)”“熊经以利腜(脢)背”,正与《庄子》所言“熊经鸟申”对应。该《引书》入葬时间(不晚于公元前186年)距庄子不过百年,成书年代应距庄子更近,其诠释应与《庄子》本义不违。此“吹呴呼吸”导气法呈现出浓厚的“法天地”色彩:一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应,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导气搭配方式;二与阴阳相应,通过“吹呴”调整阴阳之气,从而使喜怒之情平和;三与燥湿寒暑之气相应,实行针对性的“吹呴呼”来平衡。此外,上述导气方式还呈现出偏论一边的特点,仅论出气不论入气,出气一开为三——吹呴呼,所举种种行气皆围绕此三者展开,但从不言吸气。此一特点也为后述“六气”体系所继承,将出气一开为六。此外,《引书》与《黄帝内经》关系密切8,而“治身欲与天地相求,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句又源出《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由此来看,《引书》应属黄老道治身养生一派的作品。
马王堆汉墓帛书有《却谷食气》篇,其“食气”说亦基于“呴吹”,云:“食谷者食质而□,食气者为昫(呴)炊(吹),则以始卧与始兴,凡昫(呴)中息而炊(吹)。”9阐述了食气的两种基本方式、食气时间及步骤。此外,食气还需与年龄、朝暮、四时相配合,兹不赘述。《却谷食气》也指出,却谷食石韦后,“为首重足轻体轸(胗),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即如果出现了头重脚轻体肿的症状,则以呴吹进行治疗,直到痊愈为止。可见,“呴吹”除了作为食气方式外,还被当做治病方式,与张家山汉墓竹简视之为治病方法一致。10
《淮南子·齐俗训》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呴)呼吸,吐故纳新”。汉宣帝时王褒所作《圣主得贤臣颂》云:“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侨松”(《汉书》卷六十四下)。王充《论衡》亦云:“食气者必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也”。可见,至此时仍保持着“吹呴呼吸”四气、三吐气与一吸气的组合模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四者都是指吐气纳气的动作而言。
二、道经与医籍的“六气”行气法
《道藏》收录《太清金液神丹经》一部,析为三卷。该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故而不可统断其年代,需分而论之。其中金液神丹经文(七言诗),陈国符根据用韵考证为西汉末东汉初出世。卷上及卷中前四页为年代最古者,或即汉代。卷上开篇有署名正一天师张道陵的序及其弟子赵升、王长的序注。其序注部分出现了不同于“四气”说的“六气”行气说:
标镜营六九之位也。
六谓吐纳御于六气,九者九丹之品号。……凡行气法者,内气有一,吐气有六也。云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者,谓吹呼11嘻呵12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夫欲为长,息宜长也。息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吹以去寒,呼13以去热,嘻以去痛14,又以去风,呵15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不欲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忌16。能适六气,位为天仙。17
与此六气行气法高度相似的文本亦出现于陶弘景所辑《养性延命录》。据陶氏序可知,《养生要集》汇张湛、道林、翟平、黄山所集养生书而成,陶弘景以《养生要集》为基础,删繁就简、分类汇编而成《养性延命录》,实为述古,非陶氏自作。而《养生要集》取材年代跨度为“上自农黄已来,下及魏晋之际”18,农黄虽有缥缈之嫌,魏晋当无甚疑问。其中援引《服气经》云:
凡行气,以鼻内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多不欲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心19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于仙经。20
此段引文与《金液神丹经序》大同,当同出一源,但又存在用字、对症匹配的差异,或为流传过程中造成的错谬。《服气经》既为《养生要集》所引,必不晚于晋,而“六气”法又是《服气经》袭自“仙经”,此“仙经”具体为何经难以明确,但年代无疑则更早,或为汉代甚至更早。而值得注意的是,《服气经》与《金液神丹经序》雷同的部分内容,其来源分别作“出于仙经”“按仙经云”,可见二者应都是引自某“仙经”,但流传中出现了差异。而不能简单判断为《金液神丹经序》袭用了《服气经》或者《服气经》袭用了《金液神丹经序》。
又援引“明医《论》”云:
凡病之来,不离于五脏,事须识相。若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藏病者,体有冷热,呼吹二气出之;肺藏病者,胸背胀满,嘘气出之;脾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肾藏病者,体冷阴衰,面目恶痿,呬气出之。21已上十二种调气法,依常以鼻引气,口中吐气,当令气声逐字吹呼嘘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须恭敬用心为之,无有不差,愈病长生要术。22
此段引文,讨论六气治五藏病法。朱越利考证后认为“明医《论》”及“名医《叙病论》”引文即张仲景《伤寒卒(杂)病论》佚文23,若如此,则时代可溯及东汉。
《养生要集》材料来源之一即为道林所集者,现《道藏》存《道林摄生论》残卷,孙思邈集《备急千金要方》所收录《养性》篇亦曰《道林养性》,二者共通部分文字大同。《道林摄生论》中六气治五藏病内容与“明医《论》”基本一致:
凡百病不离五藏,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呬出。
心藏病者,体冷热。……疗法:用呼吹二气,呼疗冷,吹治热。肺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疗法:用嘘气出。肝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不喜,头眼疼痛。……疗法:用呵气出。脾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痛闷疼。……治法:用唏气出。肾藏病者,体冷而阴衰。……治法:用呬气出。
冷病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
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者,依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差。24
《道林摄生论》与《养生要集》所引“明医《论》”中六气治病法完全一致,应是四家所集重合处,但内容详略差异颇大,陶弘景似未采用道林版本。道林版本也未言明出处,但陶弘景所据他本则指明来源为“明医《论》”。但《养性延命录》所引“明医《论》”阙文甚多,本应具足十二种调气法,仅述六种便结束,《道林摄生论》可补《养性延命录》之缺。
葛洪之师郑隐(约220-302+)历经三国西晋时期,其藏书颇丰,葛洪于《抱朴子·遐览》广列郑隐藏书之书名卷数。25其中有《行气治病经》一卷,惜已随郑隐湮没于山中,不传于世。但根据书名再结合上述诸段行气治病引文来看,笔者推测《行气治病经》大概率是述说六气治病法的著作。《神仙传·栾巴传》附葛洪按语云“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不知气血寓于身而不可扰”26,此处所言“六字气”,当即“吹呼唏呵嘘呬”六气,可见晋时六气法仍是颇流行的导气法。
综合以上涉及行气治病法的引文来看,西汉时常用“四气”说,西晋时“六字气”修道法已盛行,种种迹象表明“六气治病法”于东汉时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上述几段引文虽皆涉六气,但其功用又非完全一致,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1 六气名用对比表
各家解释颇为参差,后世文献的引文也颇为凌乱,甄别难度很大。根据前文对吹的解释,“吹”应具有去热的功效,各组皆把吹呼对论,故而“呼”应具有去冷功效。结合《丹经序》和“明医《论》”来看,“嘻/唏”具有去风去痛的功效。“呵”具有去烦下气功效。“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各家共通。综合来看,《服气经》六气与病症的匹配最为凌乱,尤其前四气,似是出现了错位。古有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抱朴子·遐览》),此之谓也。另外,需强调的是此处“六气”已经演变为“使字气声似字”,即吐气声似字声,恰符合葛洪所言“六字气”,这已大异于前述指代吐气动作的“四气”,由动作到字声,可谓一重大转变。
敦煌写本P.3403亦载“六字法”,六气之名与上述一致,但六气与症状的匹配则差异颇大:
七日、三日有病,六字法如后作之,瘥矣。嘘,除赤眼;呬,除冷;呵,总除四大病;呵(吹),除焦口病;嘻,除心闷亦除冷;呼,除脾病、唇焦。歌曰:勤守忠(中),莫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源,万事毕。27又歌曰:内有真田不朽,若人得之命长久。上补泥九(丸)下补元,三田之中为住寿。六字法:大月从呵至呼、呬、吹、嘘、嘻;小月从呵至嘘、吹、呬、呼、嘻。极妙之方。28
此段文字明显为道教行气疗疾延命内容。但其六字气与症状的匹配既不符古来所传,又混乱难究,不知依据所由。唯其与月份匹配之法,于其他六气法中未曾见到,反倒与汉初以四气匹配朝暮、四时相类,倒有些许复古之处。
三、佛教止观文献对“六气”说的吸纳
综上所述诸“六气”用例,虽于治疗病症上有出入,但六气名称尚且保持一致。笔者从敦煌写本中新发现一件阐述安般守意和十二因缘观的佛教文献,该写本为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S.2709,笔者将其判定为南北朝晚期中国撰述的安般守意行法作品。写本后半部分摘抄的《十六特胜经》部分,则是中国本土学者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比类、黄老道家养生术、中国传统医学等元素进行“造经”活动的成果。该写本中出现的六气治病法独树一帜,他处未见,六气名称分别为:嘘、呵、吹、啸、咳、欠。
六气法名用:一嘘、二呵、三吹、四啸、五咳、六欠。用此六气,对治六藏,善用皆除,须识令知。肺藏中有极气满病,当用嘘;肝藏中有热气病,当用呵;心藏中有风病,当用吹;脾藏中有冷气病,当用啸;肾藏中有烦著气,当用咳;阴藏中有淋气病,当用欠;此六气治六藏病法。29
其中嘘、呵、吹三气为两种六气法共通,而啸、咳、欠三气则独见于该写本。此“嘘呵吹啸咳欠”六气法似是根据“吹呼唏呵嘘呬”六气法新创而成。写本中未言明六字的实践方式是否为吐气似字声,笔者根据啸、咳、欠三字推断,认为应不是吐气似字声,当为吐气动作,古之“吹呴呼吸”四气也是就动作而言,在这方面二者是一致的。
天台智顗《摩诃止观》在讨论五藏生成、十二因缘观时,出现了大量五行比类的内容,这些内容与S.2709写本引用的《十六特胜经》之“十二因缘观法”大为雷同。但二者相比,S.2709论述的更加清晰,体系完整,且不厌繁琐,回环往复。而《摩诃止观》文字却极为简略,更像是对《十六特胜经》对应内容的概括与压缩。《摩诃止观》也引入了六气治五藏病法,但六气名称却与S.2709写本不同:
用气治者,谓吹、呼、、呵、嘘、。皆于唇吻吐纳转侧牙舌,徐详运心带想作气。若冷用吹如吹火法,热用呼。百节疼痛用,亦治风。若烦胀上气用呵,若痰癊用嘘,若劳倦用。六气治五藏者,呵治肝,呼吹治心,嘘治肺,治肾,治脾。又六气同治一藏,藏有冷用吹,有热用呼,有痛用,有烦满用呵,有痰用嘘,有乏倦用。余四藏亦如是。又口吹去冷……口呼去热……口去痛除风……口呵去烦下气散痰者……嘘去满胀……去劳……。30
虽六气名称有别,但二者在六气病相方面则更为一致:
表2 敦煌写本S.2709与《摩诃止观》文本对比
诸藏病相部分,《摩诃止观》叙述了五藏的病相,未叙述无病相。而写本S.2709虽有病相、无病相皆论及,但有病相仅述说三藏病相,缺失其他三藏的病相,无病相则六藏皆论,故而可以根据写本的无病相和《摩诃止观》的有病相互相参照补足。
笔者认为,引六气入佛教止观应是《十六特胜经》在先,但《十六特胜经》的六气治病法独树一帜,与历史上传统的六气治病法大为不同。或正是此因,智顗并未采用《十六特胜经》的特殊六气法,而是回归了传统的六气法。但根据二者所述病相来看,《摩诃止观》的病相说又与《十六特胜经》相符。根据写本结构来看,六气治病与六藏病相前后连接,智顗既知病相说,似乎无理由不知《十六特胜经》的六气说,他未采纳的原因或是因为同时通晓传统六气治病说,两相比较之下,仍选择了传统六气治病说。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摩诃止观》的“口吹去冷……去劳”一段则与前述《金液神丹经序》“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又以去风,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高度一致。而与此对应的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服气经》的引文则残缺、匹配错位:“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那么智顗应非取材自《养性延命录》。《摩诃止观》所述的六气对症用例其实也佐证了《丹经序》匹配的正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气治病“六气”说背后,隐藏的是一幅二四六演绎迁变、道释医诸家互鉴的生动的思想史画面,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气的构成上,经历了《老子》的“吹呴”二气到《庄子》《引书》《却谷食气》描述的导引养生者的“吹呴呼吸”四气,再到《金液神丹经序》《服气经》“明医《论》”《摩诃止观》的“吹呼唏(嘻)呵嘘呬”以及《十六特胜经》的“嘘呵吹啸咳欠”六气的长期演变过程。第二、从功能目的来看,经历了由行气养生扩展到行气治病功用的演变。第三、从实践方式来看,呈现出由描述吐纳气动作到“使字气声似字”的动作到音声的转变过程。第四、从思想交流互动来看,呈现出早期道家、先秦导引士、汉初黄老道、东汉道教、魏晋养生家、南北朝佛教诸家文献跨越历史跨越领域交相辉映的局面。
一种思想学说并非自始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稳定的成型状态,我们现今能看到的只是层层累积的演绎结果或者众多支流中的“胜出”者。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一蹴而就,只关注开端和结果并不完整和严谨,中间的过程与演变的轨迹同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魏启鹏、胡翔骅:《六气考》,《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378-380页。此处引文系高氏勘校古今诸本得出的正文。王弼本作“或歔或吹”,河上等本作“或呴或吹”,景福等本作“或煦或吹”。
3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第119页。
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7页。
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379页。
6高亨:《老子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7此句,饶宗颐释读为“燥则晏乎(呼)晏卧,温则晏炊(吹)毋卧,实阴,暑则精娄(屡)昫(呴),寒则劳身”。参见饶宗颐《从出土资料谈古代养生与服食之道》,《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8《引书》所述得病之因与《黄帝内经》思想高度一致,如“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且《引书》开篇第一句“春产、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与《黄帝内经》中“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同为将四时与养气结合的典型用例,仅述说者不同,一托古于岐伯,一委名于彭祖。(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316页)
9魏启鹏、胡翔骅:《却谷食气》,《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二)》,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1-4页。
10此外,已知阜阳汉简有《行气》一篇,但至今尚未正式公开发布,未知其具体内容,期待将来公开后能够进一步拓展该研究。
11“呼”字,原作“呵”,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2“呵”字,原作“呴”,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3“呼”字,原作“呵”,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4“痛”字,原作“病”,据唐代京里先生《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改。(《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61a页)
15“呵”字,原作“呴”,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序》改。
16“忌”字,原作“忘”,据《云笈七签》卷五十九《神仙绝谷食气经》改,《养性延命录》所引《服气经》中作“长息之心”亦误,当以“忌”字为正。
17阴长生等:《太清金液神丹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48a页。
18据葛洪《抱朴子·遐览》,郑隐所藏道书中已有《养生书》一百五卷,可见西晋之前养生类著作已蔚然大观。
19“心”字,当为“忌”,据《云笈七签》卷五十九第八《神仙绝谷食气经》。
20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载《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82a页。
21“肾藏病者,体冷阴衰,面目恶痿,呬气出之”一句,《养性延命录》阙文,据《千金要方》补。(见丁光迪校注《太清导引养生经养性延命录校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年,第99页)丁氏校本补文正确。另王家葵校本补文为“肾藏病者,咽喉窒塞,腹满耳聋,呬气出之”,其据《正一法文修真旨要》补,与医理有违,应非正文。(王家葵校注:《养性延命录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第161-162页)
22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第482a-b页。
23朱越利:《〈养性延命录〉考》,《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1期。
24道林集:《太清道林摄生论》,《道藏》第3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68b页。
25据《抱朴子·遐览》,郑隐收藏道经六百七十卷,诸符五百数十卷。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2014年,第363页。
26葛洪:《神仙传》,中华书局,2010年,第198页。
27该句亦见载于曾慥编《道枢·修真指玄篇》:“神公言其胎息曰:勤守中,勿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元,万事毕,谨修持,无时日。”(曾慥:《道枢》,《道藏》第20册,第702c页)
28李应存、史正刚:《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29方广锠、吴芳思主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81页。
30智顗:《摩诃止观》卷8,CBETA 2021.Q3,T46,no.1911,p.108b27-c7。
31智顗:《摩诃止观》卷8,CBETA 2021.Q3,T46,no.1911,p.106b24-26。
原载:《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