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摘要:在法兰克福的马尔库塞档案馆中保存着《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研讨班记录,它记录了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和1931年夏季学期关于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内容。然而,这份记录却并未被《海德格尔全集》第83卷的编者马克·米查尔斯基收录其中,就连海德格尔本人后来也几乎从未提及上述两次研讨班,这已是学界一段公案。在《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中,海德格尔全面阐释了《巴门尼德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第三条进路”(155e4-157b5),最后得出结论:“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和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同时具有无性”。与海德格尔后期对柏拉图的存在之历史定位相照,上述结论展现了他20世纪20-40年代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复杂态度,并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海德格尔前后期关于柏拉图思想阐释的整体进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瞬间;第三条进路;在场状态;无性
2012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研讨班》(GA83)出版,该卷收录了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关于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手稿,不过,这份课程记录只占据全卷13页篇幅。(cf.Heidegger,2012,S.25-37)同时,另有一份更为详细的学生笔记《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HEIDEGGER,Palto:Parmenides)(cf.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单页印刷体,部分希腊文为手写体,共24页)现归马尔库塞档案馆所有,里面不仅记录了1930-1931年冬季学期的研讨班内容,还包括了1931年夏季学期关于同一主题的课程记录。在这份文稿中,海德格尔按照斯特方页码解释了《巴门尼德篇》的主要段落,尤其是,他几乎逐字逐句地阐析了“附录”(Anhang)亦即第三条进路(155e4-157b5)。
然而,《海德格尔全集》第83卷的编者马克·米查尔斯基(Mark Michalski)却并未收录这份手稿。在他看来,海德格尔只与沃夫冈·沙德瓦尔特(Wolfgang Schadewaldt)教授共同主持了1930-1931年冬季学期的弗莱堡大学研讨班,原计划于1931年夏季学期举行的研讨班实际上并未如期展开(cf.Heidegger,2012,S.667-668),尽管在马尔库塞档案馆中保存的那份手稿已经标明了详细日期(1931年6月3日-7月15日)。就连海德格尔本人也甚少提及这两个关于《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其原因目前尚无定论,这已经成为学界一段公案。尤西·巴克曼(Jussi Backman)、弗朗西斯科·J.冈萨雷斯(Francisco J.Gonzalez)等学者结合海德格尔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整体评断,洞见到这份手稿可能对海德格尔这一时期的思想本身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提出了一类看起来颇有说服力的解释。巴克曼曾指出:“如果这确实是海德格尔在研讨班中所得出的结论,那么他后来再也没有系统地回溯《巴门尼德篇》,这一事实就表明他曾经为自己的阐释深感犹豫,同时始终被这篇谜一样的对话所困扰,就像大多数阐释者那样”。(Backman,2015,p.259)对此,冈萨雷斯也认同。他提出,或许正是预见到这一结论会从根本上动摇自己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整体评断与历史定位,因此,海德格尔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到曾在1930-1931年与沙德瓦尔特共同主持的这两个研讨班。(cf. Gonzalez,2019,pp.334-336)那么,如何结合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40年代关于柏拉图哲学文本的整体阐释,从而客观评价他在《巴门尼德篇》中所阐述的第三条进路和瞬间问题的思想史效应?这也是笔者将要讨论的基本问题。
一、海德格尔20世纪20-40年代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
20世纪20-40年代,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多篇对话展开了详尽的存在论阐释。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正经历着从《存在与时间》提出的基础存在论到后期存在历史之思的“转向”(Kehre)时期。相应地,他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也表现出明显的“转向”阶段的特征。
一方面,海德格尔仍然承继了由此在之时间性通达一般存在之意义问题这一基础存在论的进路,从时间性尤其是当前(Gegenwart)环节出发,将理念(εἶδoς)或者相(ίδέα)视为一种现成的在场状态(Anwesenheit)。在1924-1925年关于《智者篇》的课程讲稿中,他就明确指出:“对希腊人而言,存在仅仅是:‘在场-是’(Anwesend-sein)、‘当前-是’(Gegenwärtig-sein)”。(Heidegger,1992,S.398)海德格尔的上述评断主要针对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尤其是《国家篇》第7卷的“洞穴比喻”。他将柏拉图的理念或者相理解成事物的“外观”(Aussehen),它是存在者的一种自行显现,植根于无蔽状态即“自由域”(Freie)。换而言之,正是处于这些外观之中,存在者才得以在场,就此而言,存在者之存在就是存在者之在场状态,“理念之本质在于可闪现状态与可见状态。可见状态是对在场化(Anwesung)的完成,即是对当前存在着的存在者之在场化的完成。存在者总是在其‘什么-是’(Was-sein)中在场。在场化根本上就是存在之本质”。(Heidegger,1976,S.225)海德格尔认为,理念不但是存在者的自行显现乃至存在者之在场状态,它作为“外观”根本上也是对存在者的一种“观看”(Anblick),通过这一观看活动,个别事物便作为某个存在者而出场(präsentiert)、显现并且在场(präsent und anwesend),“在场状态便被希腊人命名为παρουσία,简称οὐσία,因此,对希腊人而言,在场状态就意味着存在(Sein)”。(Heidegger,1988,S.51)
然而,另一方面,海德格尔与柏拉图的思想“对峙”(Auseinandersetzung)也集中体现在他们关于真理之本质的问题探讨上。在《论真理的本质》(1930)的讲演稿中,海德格尔通过对传统真理符合论的存在论剖析,指明了真理首先乃是一种被揭蔽状态(Entdecktheit),然后揭示了真理的本质乃是绽出的自由;同时,这一真理之本质最终源始地归属于被遮蔽状态,海德格尔也称之为“隐秘”(Geheimnis),因为绽出的自由必须植根于被遮蔽状态和迷误的场域中才可能发生。换而言之,在对真理之本质的追问过程中,海德格尔洞见到源始的被遮蔽状态乃是真理作为被揭蔽状态亦即在场状态的可能性根据,这一点也在他对柏拉图之真理学说的思想阐释中得到充分展现。在《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泰阿泰德〉》(1931-1932冬季学期)、《存在与真理》(1933-1934冬季学期)等文本中,海德格尔不再只是将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和洞穴比喻解释为外观和在场状态,而是基于哲学家的使命即去除遮蔽这一角度来阐明真理之本质。由此出发,理念尤其是“善”理念乃是一种指引性的光亮,哲学家在洞穴中受其牵引发生转向,从而走出黑暗而奔向光明。但是,作为真理的持守者,哲学家不可能由此一蹴而就地获得真理,对真理的持守要求哲学家必须不断地去除遮蔽,而这恰恰以源始的被遮蔽状态和迷误为前提,因为“对被遮蔽者之遮蔽与迷误一道归属于真理的原初本质。”(Heidegger,1976,S.198)与此同时,这种源始的被遮蔽状态甚至“比任何这个和那个存在者的可敞开状态更为古老。”(ibid.,S.193)因此,哲学家的揭蔽真理活动不但必须走出洞穴,更需要不断地返回洞穴,也就是回到源始的被遮蔽状态。总而言之,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家追求真理的同时也持守真理。因此,真理之本质作为去除遮蔽的活动,乃是一种去蔽与遮蔽同时发生的原始争执(Urstreit)。
综上所述,由时间性之当前环节尤其是外观和在场状态来理解理念和相,或者从揭示真理的活动即去除遮蔽来阐释理念特别是“善”理念,海德格尔在这一时期关于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解析并非依循一条唯一明晰的阐释进路,这也与他后期关于柏拉图的存在之历史定位构成鲜明对照。海德格尔后期曾将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视为存在历史之思的“第一个开端”,与此相照,柏拉图既是第一个开端的承继者,同时也是转折点,从而被海德格尔判定为存在之遗忘(Seinsvergessenheit)的历史即以在场状态为根本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的鼻祖。那么,如何准确公允地阐析和评价海德格尔在思想“转向”时期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又如何解释这一时期与他后期关于柏拉图之存在历史判定的内在关联和本质差异,这是有待进一步廓清的学术疑难。基于上述问题背景,除了以时间性和真理之本质问题作为切入点,《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这份未刊手稿着眼于瞬间与无性的关联问题,特别是从中得出的“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和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并且具有无性”这个结论,就同时赋予了在场状态、时间性、源始的被遮蔽状态等概念一条新的阐释进路,进一步展现了海德格尔所谓“转向”时期的存在之思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
二、瞬间问题的提出与第三条进路
《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手稿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1930-1931年冬季学期的研讨班内容,海德格尔几乎逐条阐析了《巴门尼德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两组推论(127e-155e3),直到被他称为“第三条进路”(der dritte Gang)即155e4-157b5,也就是柏拉图开始讨论瞬间(έξαίφvης)问题的地方。第二部分则记录了1931年夏季学期关于同一主题的研讨班内容,海德格尔继续详述了《巴门尼德篇》的“第三条进路”,尤其是瞬间问题,并与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Δ卷中关于时间和瞬间概念的讨论展开比照。最后,他还简要解析了《巴门尼德篇》后面六组推论,认为它们皆已通过“第三条进路”确立了基本框架。
总体而言,整份手稿的核心观点体现在海德格尔对“第三条进路”尤其是瞬间问题的存在论阐析中,简而言之,“存在是转变,转变是瞬间,瞬间又不在时间中,因此,存在没有时间”。
在《巴门尼德篇》中,为了厘清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为了找到事物发生动静状态转变的处所(Ort),柏拉图引入了“瞬间”(έξαίφvης)这个概念,见156d3-e3:
瞬间。因为“瞬间”仿佛指示这样一个,象任何的向动和静止之中的一个转变时所从出发的。因为它不从仍然静止的静止转变,也不从仍然运动的运动转变。但是瞬间,这个奇异的性质,处于动静之间,不在时间以内,凡运动的向静止或静止的向运动转变皆进入它里,再由它出。(柏拉图,第275页)
上述引文位于《巴门尼德篇》155e4至157b5之间。但是,如何明确《巴门尼德篇》155e4-157b5在整篇对话中的功能定位?这一疑难在柏拉图研究学界一直饱含着极大的争议。新柏拉图主义传统认为,这个部分应该与其他八组推论得到同等对待,应被视为关于“一”的第三次推演,因此整篇对话的第二部分共由相互关联着的九组推论构成。但是,弗朗西斯·M.康福德(Francis M.Cornford)、康斯坦茨·C.迈因沃尔德(Constance C.Meinwald)等学者对此却并不赞同,认为这部分内容不能被视为一组独立的推论,而应被看成第二组推论的“附录”(Appendix),整篇对话的第二部分实际上是由相互对称的八组推论加上一个附录构成。(cf.Meinwald,pp.117-124)然而,史比利廷·兰戈(Spyridon Rangos)后来又针对康福德等学者的上述观点展开驳斥,强调155e4-157b5不应仅被视为第二组推论的“附录”,与此相反,这一部分内容在《巴门尼德篇》第二部分中居于枢要位置,这九组推论无法构成两两对称的结构,并引用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这份手稿中得出的结论作为佐证。(cf.Rangos,pp.557-568)然而,海德格尔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其实不甚明确,甚至有些模棱两可:他一方面继承了新柏拉图主义传统,坚持该部分内容应被当作与其他八组推论并列的一组推论,换言之,整篇对话的第二部分共包括九组推论,并将155e4-157b5划归为“第三条进路”(der dritte Gang)。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第三条进路看起来不应当被放置其中,它作为一个‘附录’(155e4-157b5)”(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8),不过,这个所谓的“附录”却是整篇对话的核心部分(Kernstück)。此外,关于这九组推论之间的内在结构,海德格尔独树一帜,提出了自己的分类原则,即将柏拉图学界通常认为的前三组推论或者前两组推论加上一个附录视为独立的前三条进路,同时把后面六组推论统一当成“第四条进路”,这样一来,上述九组推论就被划分为如下四条相互关联的思想进路:
第一条进路(137c4-142b1):如果是孤立的一,即没有与存在结合的一(ἔv εί ἔv)
第二条进路(142b2-155e3):如果是与存在相结合的一(ἔv εί ἔστιv)
第三条进路(155e4-157b5):如果是与存在相结合的一,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ἔv εί ἔστιvoἶov διεληλύθαμεv)
第四条进路(157b6-165e2):如果是与存在相结合的一,即转变(ἔv εί ἔστιv μεταßoλή)
(cf. ibid., S.21)
海德格尔关于瞬间问题的阐明正始于他对第三条进路的存在论判断,如前所述,“存在是转变,转变是瞬间,瞬间又不在时间中,因此,存在没有时间”。(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13)首先,回到海德格尔所归纳的“第一条进路”即没有与存在相结合的孤立的“一”。海德格尔指出,这里的“一”不是与多并列对立的那个“一”,毋宁说,“它是全一者:唯一者以及大全中的‘一’”。(ibid., S.11)其次,关于“第二条进路”即与存在相结合的“一”,也就是“如果一是”,海德格尔认为,这里的“是”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如此存在”(Dassein),也就是说,“是”不能仅被视为“一”的存在特征;不过,也应该同时避免将它粗暴地还原为“本质存在”(Wassein),在这类情况下,“是”就被当作了某个现成的本质存在者。为了避免上述两类情况,这里的“是”或者“存在”必须被理解为非现成的、动态的转变(μεταßoλή)。由此,海德格尔进一步考察了瞬间、转变和存在三者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瞬间是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而且转变揭示了瞬间之无性。
三、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
如前所述,瞬间乃是运动与静止相互之间发生转变的处所或者通道。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引入运动和静止来讨论瞬间问题呢?海德格尔认为,这里的运动与静止具有根本的存在论含义:它们不是随意的一对相反者,而是一般存在者的普遍规定。就此而言,“运动-静止”这对相反者揭示了“一”在第三条进路中所具有的整体特征。静止意味着“一”的当下存在(das jeweilige einai)即“一”分有了存在,运动则表明“一”不再当下存在即“一”背离了存在。瞬间问题正是肇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它表明转变(μεταßoλή)并非发生在“一”的两类现成样式(运动和静止)之间,而是发端于“一”对“存在”的居有与离弃。(cf. 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7)上述解释廓清了瞬间作为动静转变之发生通道的存在论含义,即动静之间的转变乃是存在的核心规定。要想阐明这一点,我们尚需回顾海德格尔关于《巴门尼德篇》第一部分(126a-135e)的现象学阐析。
在海德格尔看来,《巴门尼德篇》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展开,即“作为‘一’(理念)的存在如何能够在‘多’(诸存在者)之中存在”。(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3)可见,基于经典的存在论区分,海德格尔将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问题转化为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问题。在《巴门尼德篇》中,为了解决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问题,少年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分有说”(131a-135e),即个别事物由于分有了各自的理念才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分有说”植根于理念与“看”(ίδεῖv)之间的源始关联,即理念具有“被看见”这个根本特征(132a3:έπί πάvτα ίδόvτι)。这里的“看”并不是肉眼感性的观看活动,而是灵魂的理知活动(voεῖv),这也是132a-133a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念作为可被理知的对象(vόημα)(132a-c)或理念作为“原型”(παράδειγμα)(132d-133a)。如此,理念这个存在者就同时具有了双重特征,即它一方面是能被理知的对象,由此无法脱离灵魂的理知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个别事物的“原型”,从而具有实在性,必须同个别事物发生关联。然而,在灵魂的理知活动中得到揭示的存在者之存在乃是一种被静观的在场状态(Anwesenheit),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什么-内容”(Was-gehalt)。因此,无论是理念作为可被理知的对象,还是被看作个别事物所分有的原型,这两种情形在本质上皆是从在场状态方面来理解理念的。那么,理念究竟如何被灵魂看见从而在场显现呢?这不仅需要灵魂的理知活动,还需要一种让这类“看”得以可能的媒介——光亮。
为了揭示光亮的特殊意义,海德格尔特别提到柏拉图在131b3处列举的“白天”(der Tag)这个例子。在这里,柏拉图原本想要探讨个别事物分有理念的两类方式:一类是像白天那样,理念被每个感性事物完整分有,二者是一与多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像帆篷那样,理念只是被个别事物部分地分割,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里的“白天”并不是一个时间量度,比如一天或者日子,而是一种光亮(Helligkeit)。光亮与理知活动这类“看”必然相关,“它是看的媒介”。(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3)于是海德格尔进一步断言,这里的“白天根本不是一个可被分割的存在者,它根本上就不是存在者!”(ibid.)“白天”乃是光亮,它既不是现成在场的存在者,也不是存在者之在场状态,而是允诺存在者从不在场状态向前带入到在场状态的媒介。在海德格尔看来,柏拉图的“理念学说”正是在这里遇到了最根本的挑战:若只是从在场状态来理解存在者的存在,与此同时,理念也只是“外观”,那么即使是“一”这个理念,也无法从根本上消解诸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问题。因为,在那种情形中,理念只是从被理知的对象这一视角得到领会,但不断生成流变的个别事物却不是被灵魂理知的直接对象。如此,理念与个别事物就成为完全异质的两个东西,又如何得到统一?与之相照,理念作为指引性的光亮,揭示了人如何实现从不在场状态到在场状态的转变和超越,同时还指向了灵魂的理知活动得以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可见,理念作为外观,乃是一个在场者;理念作为光亮,却是一个超越者,这是两类不同层次的理解范式。海德格尔认为,当《巴门尼德篇》提出“分有说”来试图化解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疑难时,彼时的柏拉图“未能把握‘一’之理念的同一性以及它的统一方式,因为他未能将存在把握为属于超越者(Transzendenz)的一个东西”。(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4)
鉴于此,如果从光亮这一“看”的媒介来理解理念和存在,亦即将存在把握为一个超越者,那么存在便不再仅被视为存在者的在场状态,而是作为由不在场状态进入在场状态的转变,这也是一种理念的生成(γίγvoμαι),“理念自身的这一‘生成’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得到实际展示,即作为理念之转变。”(ibid., S.8)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如此“转变就成为存在的核心规定”。(ibid.)
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瞬间又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因此,瞬间本质上也是在场状态与不在场状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变的处所或通道。由此出发,我们便不难理解,海德格尔为什么在这份课程记录中不止一次地强调,第三条进路在整篇对话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它综合了前两条进路所达成的思想成果,即如果一是绝对的,不与作为超越者的存在相互结合,这样的“一”将无法通过在场状态与不在场状态之间的转变,而真正地进入具体的个别事物。因此,前两组推论也再次演绎了《巴门尼德篇》第一部分曾得到的结论,即与“一”相互结合的存在揭示了“一”之理念作为超越者如何通过光亮进入具体的个别事物之中。这一过程蕴含着一与多、理念与个别事物之间的生成和转变。存在作为转变,更准确地说,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这一点正是在海德格尔所指的“第三条进路”中,特别是在关于瞬间问题的阐释中得到了更为彻底的展示,以至于上述第四条进路即后面六组推论仍沿着第三条进路继续推进,在某种程度上,第四条进路只是对第三条进路的执行和完成。
除了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第三条进路还在哪些方面推进了“存在作为转变”这一核心规定呢?海德格尔指出,柏拉图在第三条进路中发现了同“一”相互结合的是(ist)具有“现在”这一时间特征,但与此同时,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却不在时间之中,这一表面上的悖谬恰恰将存在问题的探讨推向了更为源始的开端处,因此是“西方形而上学曾达到的最深刻之处”。(ibid., S.15)我们之前阐明了瞬间、转变与存在的关系,接下来将继续考察瞬间、转变与时间的关系。
四、瞬间作为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
《巴门尼德篇》156d3-e3表明了从运动向静止或者由静止向运动的转变不可能在时间中发生,它在时间中没有一个位置(ἄτοπός)。既然无法在物理时间中找到一个位置来安顿,那么,转变究竟在哪个通道中发生呢?柏拉图勉强将之命名为“瞬间”(έξαίφvης),海德格尔则从词源构成方面进一步区分了瞬间与转变所分别具有的“绽出”(έκ)特征:第一,瞬间自身所具有的绽出特征(Aus-Charakter)。任何瞬间都不在物理时间中,无法被还原为物理时间中的一个位置,就本质而言,瞬间乃是一个可被打开的、向外绽出的时间视域之开端,海德格尔由此窥见,柏拉图在这里揭示的瞬间正蕴含着源始的时间性。第二,任何转变所具有的“从-到”结构(έκ…είς),比如“从”运动“到”静止的转变。因为动静转变都在瞬间中发生,这一结构表明了瞬间与时间视域的关系,即通过瞬间而被打开的时间视域具有前后相继性和延展性(“从某某到某某”)。
上述两层绽出即“绽出-延展”结构表明了瞬间与转变的内在关联,简言之,首先在瞬间中绽出一个时间视域,进而在时间视域中让动静转变成为可能,“瞬间向‘转变’而转变”(τò έξαίφvηςμεταßάλλει εἴς μεταßoλἡv)。(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8)在这份手稿中,记录者专门画了草图予以说明,如下图所示(原图中均为古希腊文)(cf.ibid.):
上述关于瞬间和转变之绽出特性的两层区分实际上旨在阐明与时间有关的两大疑难:第一,时间的开端疑难,即时间是如何发端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曾将时间视为阐明存在问题的超越视域(Horizont),那么,这样一个时间视域又是如何被打开的?在海德格尔看来,瞬间正是时间视域被打开而绽出的开端和通道。第二,时间的延展疑难,被打开的时间视域又是如何延展的?他在这里尝试通过揭示时间视域中所蕴含的“从-到”结构来解答这一疑难。其实,上述解析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时期关于时间性的存在论阐释异曲同工。早在1927年马堡大学开设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这门课上,他就阐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问题的研究成果(指《物理学》Δ卷217b29-224a17),并且剖析了由此衍生的钟表时间以及世界时间这类流俗的时间领会(das vulgäre Zeitverständnis),最终展示了时间性所具有的双重特征——绽出性与视域性,他称其为“‘绽出-视域’之时间性”(die ekstatisch-horizontale Zeitlichkeit)。(cf.Heidegger,1975,S.379)不难看出,海德格尔关于瞬间和转变之绽出特征的双重区分仍然继承了《现象学之基本问题》(GA24)的主导思路,同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瞬间不是“现在”(vῦv),也不是物理时间之各个部分的联结或者分界。毋宁说,瞬间是时间视域的开端,从而也是在时间视域中发生的动静转变之开端。这样一个时间视域的开端并不在传统的物理时间之中。因此,海德格尔特别提到:
瞬间既不是时间特性,也不是时间本身。因为如果它是时间,它就会是某个特定的“这一个”,由此被时间置入一个位置中,而不再可能具有“从-到”特征。“不是时间”这一规定仅意味着:它不是这样一类时间,让某个被计数的特定东西在其中存在(亚里士多德!),它不是一种内时间状态。(Heidegger, unpublished transcript,S.18)
海德格尔在这里首先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照,尝试厘清瞬间问题在他们那里曾发生的范式转换。亚里士多德这样界定时间:“时间是关于前后运动的被数之数。”(cf.Günter[hrsg.und übers.],S.212)简言之,时间是关于运动的测量,呈现为具体的被数之数,海德格尔对此作出精辟总结: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事物“在时间中”(das en-chrono-sein)存在就等同于“在时间中被测量”(in der Zeit gemessen werden)。(cf.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20)但是,瞬间乃是时间视域得以延展的开端,它被压缩为一个原点,不再具有延展的特征,因此瞬间无法显现为运动的量度,从而不能在时间中被测量,也就不在时间中存在。此外,任何计数活动都指向某个计数者,即灵魂。灵魂的努斯随着位移运动的延展,测量出一个又一个被数之数,这便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的双向描述。但瞬间这个时间的开端不在时间中延展,所以“不能被测量。它无法预料:瞬间是不可预见的东西,一切测量、操劳以及任何操心活动都被抽离了”。(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9)
作为时间视域被打开的开端和通道,瞬间非但不在时间中延展,因而无法被测量,而且这样一个开端和通道根本就不是能够被灵魂的理知活动所把握的对象,换而言之,瞬间超越于灵魂的理知活动之外。瞬间是被打开的通道,它剥离了时间与灵魂通过计数活动而建立的内在联系,即瞬间无法由灵魂的努斯而事先预见,它具有无法理知、无法直接被把握的“无性”。然而,这一洞见并没有被亚里士多德接纳,他仍然要在“位移运动-灵魂”这一物理时间框架下来解决瞬间疑难。因此,他将瞬间与“刚才”“马上”等归为一类,它们都与“现在”(vῦv)密切相关,“瞬间意指由于转变发生的短暂而在无法感觉到的时间里绽出”。(Günter[hrsg.und übers.],S.228)可见,亚里士多德仍然坚持瞬间在时间中存在,只不过由于它极其短暂,很难被感觉到,因此显得不在时间中。海德格尔敏锐地指出:“在无法感觉到的时间里”(έv άvαισθήτῳ χρόvῳ)这一说法仍坚持瞬间与灵魂的内在关联,因为感觉正是灵魂的一类基本活动。鉴于此,亚里士多德仍然试图在“位移运动-灵魂”这一原有的时间问题范式下解决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遇到的瞬间疑难。柏拉图揭示了“瞬间不在时间中”这一源始现象,与之相照,亚里士多德反而在瞬间疑难面前“退缩”了,将瞬间重新拉回到时间之内。
除了阐明瞬间与时间的关系,即瞬间作为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不在时间之中,海德格尔还进一步考察了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他提出如下质疑:
不过,这也不是说瞬间就是永恒。有人宣称,瞬间既然不在时间中存在,那它就是永恒!这个论题在形式上统括了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它必须结合我们提出的评断予以回顾。(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8)
如前所述,物理时间正是从瞬间中被打开的,继而才能向外绽出,物理时间的延展性以及物理时间同位移运动的内在关联都植根于瞬间这个可被打开、可向外绽出的时间开端。那么,这样一个开端既然不在时间之中,是否就只能属于永恒呢?海德格尔对此同样予以否定。作为动静转变的通道,同时也是时间视域被打开的开端,瞬间非但不在时间中,不是时间的原子,而且它也不能是发生转变的任何一方即“运动”理念或者“静止”理念,因为作为动静转变的通道,它必须同时包含这一对相反者。换而言之,瞬间既不能是任何时间内的个别事物,也不能是任何永恒的理念,因此,瞬间也不是永恒的原子。对柏拉图而言,不管是理念还是个别事物,不管是存在者还是非存在者,通过辩证法的学习,都要么能作为可被理知的对象,要么作为可被感觉的对象。但是,灵魂对于瞬间这个真正的时间开端却完全一无所知。因此,瞬间既不是时间,也不是永恒,而是具有完全无法被灵魂所理知的“无性”。“瞬间具有无性”这个观点导致了存在与时间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根本转化,既然作为动静转变发生通道的瞬间无法被灵魂的理知活动直接把握,瞬间就具有无性。相应地,如果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存在作为转变就同样具有无法被灵魂的理知活动完全直接把握的无性,因此海德格尔最后得出结论:“存在(das on)既是一又是多。存在是一,由于存在同时是多,反之亦然。仅当一与多本身就是‘无性’的,它们才存在”。(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24)
由此,海德格尔断言,柏拉图关于“瞬间不在时间之中”这一洞见达到了亚里士多德尚未企及的深处,因为它揭示了源始的瞬间之“无性”,从根本上扭转了西方哲学传统对于时间乃至存在问题的探讨,即承认否定性的“不”(μή)也是存在的基本特征,从而为非存在者、多、差异等主题开辟了存在论的阐释空间,也为真正地“拯救现象”创设了前提条件。所以海德格尔曾作出评价:“《巴门尼德篇》中的第三条进路乃是西方形而上学曾达到的最深刻之处。这条进路最彻底地推进了存在与时间问题,然而,它非但未曾由(亚里士多德)继承下来,反而遭到阻断。”(ibid.,S. 15)
五、结语
20世纪20-40年代,尤其在所谓的“转向”时期,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并非依循一条唯一明晰的解释进路:一方面,他仍从时间性入手,将理念或者相理解成外观和在场状态。另一方面,关于真理之本质的追问又迫使他正视被遮蔽状态和迷误在存在论上的基础地位。无怪乎海德格尔曾在同一时期(1931年)的私人笔记本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存在论’甚至对存在问题都无认识——;哪里才是通向这种‘存在论’的过渡途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由他们的伟大,恰恰使得其哲学思维的歧义性得到加强。”(Heidegger,2014,S.90)
除了时间性和真理之本质问题,在《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这份未刊手稿中,海德格尔还从瞬间与无性的关联问题切入来阐释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作为动静发生转变的通道,同时也是时间视域得以打开并绽出的原初开端,瞬间非但不在时间中存在,还启示着不可理知的“无性”。相应地,“一”之存在也不再是存在者之在场,而是存在者之转变,即某种动态的“之间”(In-zwischen)。如果经由瞬间和无性的关联视角重新审视柏拉图的理念尤其是“一”之理念,它就不再被简单地描述为外观和在场状态,也不仅是真理即去除遮蔽所植根的被遮蔽状态,而是揭示了让去蔽与遮蔽、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的转变得以发生的通道和可能根据,即具有无性的瞬间。
上述解析进一步展现了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复杂态度,并且通向了其后期关于存有(Seyn)、本有(Ereignis)、被遮蔽状态、隐秘(Geheimnis)等问题的艰难探索。相关研究表明,柏拉图远非只是遗忘存在之真理的形而上学传统的鼻祖,这只是海德格尔所阐释的柏拉图的一个面向。不特如此,正如朱清华指出,在海德格尔看来,柏拉图既是西方思想第一个开端的继承者,也是其转折点,即形而上学的起始点,因此,“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思想的阐幽发微具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从柏拉图思想中试图重新找到西方思想第一个开端的开端性思想,占有它们,从而促成向另外一个开端的跳跃;另一方面则是将柏拉图作为转折点,也就是形而上学的起始点,从中发现形而上学形成的起因和方式”。(朱清华,第15-16页)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双重定位,海德格尔才一方面从源始的被遮蔽状态及去除遮蔽这一视角来阐析理念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将理念视为外观和在场状态。鉴于此,海德格尔关于《巴门尼德篇》“第三条进路”的存在论阐释仍建基于他对柏拉图这一双重的历史定位和哲学期许之上,并未如巴克曼和冈萨雷斯断言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海德格尔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整体评价和历史定位。经由阐析瞬间与无性的关联问题,海德格尔既能管窥到西方思想向来隐藏并遭到遗忘的第一个开端,同时也廓清了如何从中衍生出以在场状态为根本特征的形而上学,就此“第三条进路”被海德格尔评断为“西方形而上学曾达到的最深刻之处”,或许并不为过。
【参考文献】
[1]柏拉图,1982年:《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
[2]邓定,2019年:《海德格尔论四重时间——基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时间问题解析》,载《哲学动态》第10期。
[3]叶秀山,2015年:《论“瞬间”的哲学意义》,载《哲学动态》第5期。
[4]朱清华,2015年:《“洞穴喻”发微——海德格尔真理之路的转折点》,载《哲学门》第十六卷第二册。
[5]Backman, J.,2007,“All of a Sudden:Heidegger and Plato's Parmenides”,in Epoche 11(2).
2015,Complicated Presence:Heidegger and the Post-Metaphysical Unity of Being,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6]Beierwaltes,W.,1967,Εξαίφvης oder:Die Paradoxie des Augenblicks“,in Philosophisches Jahrbuch 74(2).
[7]Bostock,D.,1978,“Plato on Change and Time in the ‘Parmenides’”,in Phronesis 23(3).
[8]Cornford,F.M.(trans.),1939,Plato and Parmenides,London: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Ltd.
[9]Gonzalez,F.J.,2009,Plato and Heidegger:A Question of Dialogue,University Par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9,“Shattering Presence:Being as Change,Time as the Sudden Instant in Heidegger's 1930-31 Seminar on Plato's Parmenides”,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7(2).
[10]Günter,Z.H.(hrsg.und übers.),1987,Aristoteles' Physik. Bücher I(A)-IV(Δ)(Griechisch-Deutsch),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
[11]Heidegger,M.,Plato:Parmenides,Unpublished Transcript of Heidegger in Universitätsbibliothek Johann-Christian-Senckenberg,Frankfurt am Main:Marcuse-Archivzentrum,Na 3,19(0020.01).
1975,Die Grundprobleme der Phänomenologie,F.-W. von Herrmann(hrsg.),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76,Wegmarken,F.-W. von Herrmann(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88,Vom Wesen der Wahrheit:Zu Platons Höhlengleichnis und Theätet,H.Mörchen(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92,Platon:Sophistes,I.Schüβler(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93,Die Grundbegriffe der Antiken Philosophie, F.-K.Blust(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2001,Sein und Wahrheit, H.Tietjen(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2006,Sein und Zeit,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2012,Seminare:Platon-Aristoteles-Augustinus,M.Michalski(hrsg.),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2014,Überlegungen II-VI(Schwarze Hefte 1931-1938),P.Trawny(hrsg.),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2]Mcneill,W.,1999,The Glance of the Eye:Heidegger,Aristotle,and the Ends of Theor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3]Meinwald,C.C.,1991,Plato's Parmenid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Rangos,S.,2014,“Plato on the Nature of the Sudden Moment,and the Asymmetry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rmenides”,in Dialogue 53.
[15]Strang, C.and Mills,K.W.,1974,“Plato and the Instant”,i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8.
原载:《哲学研究》2022年2期
文章来源:“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2022-05-1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摘要:在法兰克福的马尔库塞档案馆中保存着《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研讨班记录,它记录了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和1931年夏季学期关于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内容。然而,这份记录却并未被《海德格尔全集》第83卷的编者马克·米查尔斯基收录其中,就连海德格尔本人后来也几乎从未提及上述两次研讨班,这已是学界一段公案。在《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中,海德格尔全面阐释了《巴门尼德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第三条进路”(155e4-157b5),最后得出结论:“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和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同时具有无性”。与海德格尔后期对柏拉图的存在之历史定位相照,上述结论展现了他20世纪20-40年代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复杂态度,并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海德格尔前后期关于柏拉图思想阐释的整体进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瞬间;第三条进路;在场状态;无性
2012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研讨班》(GA83)出版,该卷收录了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关于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手稿,不过,这份课程记录只占据全卷13页篇幅。(cf.Heidegger,2012,S.25-37)同时,另有一份更为详细的学生笔记《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HEIDEGGER,Palto:Parmenides)(cf.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单页印刷体,部分希腊文为手写体,共24页)现归马尔库塞档案馆所有,里面不仅记录了1930-1931年冬季学期的研讨班内容,还包括了1931年夏季学期关于同一主题的课程记录。在这份文稿中,海德格尔按照斯特方页码解释了《巴门尼德篇》的主要段落,尤其是,他几乎逐字逐句地阐析了“附录”(Anhang)亦即第三条进路(155e4-157b5)。
然而,《海德格尔全集》第83卷的编者马克·米查尔斯基(Mark Michalski)却并未收录这份手稿。在他看来,海德格尔只与沃夫冈·沙德瓦尔特(Wolfgang Schadewaldt)教授共同主持了1930-1931年冬季学期的弗莱堡大学研讨班,原计划于1931年夏季学期举行的研讨班实际上并未如期展开(cf.Heidegger,2012,S.667-668),尽管在马尔库塞档案馆中保存的那份手稿已经标明了详细日期(1931年6月3日-7月15日)。就连海德格尔本人也甚少提及这两个关于《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其原因目前尚无定论,这已经成为学界一段公案。尤西·巴克曼(Jussi Backman)、弗朗西斯科·J.冈萨雷斯(Francisco J.Gonzalez)等学者结合海德格尔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整体评断,洞见到这份手稿可能对海德格尔这一时期的思想本身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提出了一类看起来颇有说服力的解释。巴克曼曾指出:“如果这确实是海德格尔在研讨班中所得出的结论,那么他后来再也没有系统地回溯《巴门尼德篇》,这一事实就表明他曾经为自己的阐释深感犹豫,同时始终被这篇谜一样的对话所困扰,就像大多数阐释者那样”。(Backman,2015,p.259)对此,冈萨雷斯也认同。他提出,或许正是预见到这一结论会从根本上动摇自己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整体评断与历史定位,因此,海德格尔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到曾在1930-1931年与沙德瓦尔特共同主持的这两个研讨班。(cf. Gonzalez,2019,pp.334-336)那么,如何结合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40年代关于柏拉图哲学文本的整体阐释,从而客观评价他在《巴门尼德篇》中所阐述的第三条进路和瞬间问题的思想史效应?这也是笔者将要讨论的基本问题。
一、海德格尔20世纪20-40年代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
20世纪20-40年代,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多篇对话展开了详尽的存在论阐释。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正经历着从《存在与时间》提出的基础存在论到后期存在历史之思的“转向”(Kehre)时期。相应地,他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也表现出明显的“转向”阶段的特征。
一方面,海德格尔仍然承继了由此在之时间性通达一般存在之意义问题这一基础存在论的进路,从时间性尤其是当前(Gegenwart)环节出发,将理念(εἶδoς)或者相(ίδέα)视为一种现成的在场状态(Anwesenheit)。在1924-1925年关于《智者篇》的课程讲稿中,他就明确指出:“对希腊人而言,存在仅仅是:‘在场-是’(Anwesend-sein)、‘当前-是’(Gegenwärtig-sein)”。(Heidegger,1992,S.398)海德格尔的上述评断主要针对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尤其是《国家篇》第7卷的“洞穴比喻”。他将柏拉图的理念或者相理解成事物的“外观”(Aussehen),它是存在者的一种自行显现,植根于无蔽状态即“自由域”(Freie)。换而言之,正是处于这些外观之中,存在者才得以在场,就此而言,存在者之存在就是存在者之在场状态,“理念之本质在于可闪现状态与可见状态。可见状态是对在场化(Anwesung)的完成,即是对当前存在着的存在者之在场化的完成。存在者总是在其‘什么-是’(Was-sein)中在场。在场化根本上就是存在之本质”。(Heidegger,1976,S.225)海德格尔认为,理念不但是存在者的自行显现乃至存在者之在场状态,它作为“外观”根本上也是对存在者的一种“观看”(Anblick),通过这一观看活动,个别事物便作为某个存在者而出场(präsentiert)、显现并且在场(präsent und anwesend),“在场状态便被希腊人命名为παρουσία,简称οὐσία,因此,对希腊人而言,在场状态就意味着存在(Sein)”。(Heidegger,1988,S.51)
然而,另一方面,海德格尔与柏拉图的思想“对峙”(Auseinandersetzung)也集中体现在他们关于真理之本质的问题探讨上。在《论真理的本质》(1930)的讲演稿中,海德格尔通过对传统真理符合论的存在论剖析,指明了真理首先乃是一种被揭蔽状态(Entdecktheit),然后揭示了真理的本质乃是绽出的自由;同时,这一真理之本质最终源始地归属于被遮蔽状态,海德格尔也称之为“隐秘”(Geheimnis),因为绽出的自由必须植根于被遮蔽状态和迷误的场域中才可能发生。换而言之,在对真理之本质的追问过程中,海德格尔洞见到源始的被遮蔽状态乃是真理作为被揭蔽状态亦即在场状态的可能性根据,这一点也在他对柏拉图之真理学说的思想阐释中得到充分展现。在《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泰阿泰德〉》(1931-1932冬季学期)、《存在与真理》(1933-1934冬季学期)等文本中,海德格尔不再只是将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和洞穴比喻解释为外观和在场状态,而是基于哲学家的使命即去除遮蔽这一角度来阐明真理之本质。由此出发,理念尤其是“善”理念乃是一种指引性的光亮,哲学家在洞穴中受其牵引发生转向,从而走出黑暗而奔向光明。但是,作为真理的持守者,哲学家不可能由此一蹴而就地获得真理,对真理的持守要求哲学家必须不断地去除遮蔽,而这恰恰以源始的被遮蔽状态和迷误为前提,因为“对被遮蔽者之遮蔽与迷误一道归属于真理的原初本质。”(Heidegger,1976,S.198)与此同时,这种源始的被遮蔽状态甚至“比任何这个和那个存在者的可敞开状态更为古老。”(ibid.,S.193)因此,哲学家的揭蔽真理活动不但必须走出洞穴,更需要不断地返回洞穴,也就是回到源始的被遮蔽状态。总而言之,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家追求真理的同时也持守真理。因此,真理之本质作为去除遮蔽的活动,乃是一种去蔽与遮蔽同时发生的原始争执(Urstreit)。
综上所述,由时间性之当前环节尤其是外观和在场状态来理解理念和相,或者从揭示真理的活动即去除遮蔽来阐释理念特别是“善”理念,海德格尔在这一时期关于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解析并非依循一条唯一明晰的阐释进路,这也与他后期关于柏拉图的存在之历史定位构成鲜明对照。海德格尔后期曾将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视为存在历史之思的“第一个开端”,与此相照,柏拉图既是第一个开端的承继者,同时也是转折点,从而被海德格尔判定为存在之遗忘(Seinsvergessenheit)的历史即以在场状态为根本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的鼻祖。那么,如何准确公允地阐析和评价海德格尔在思想“转向”时期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又如何解释这一时期与他后期关于柏拉图之存在历史判定的内在关联和本质差异,这是有待进一步廓清的学术疑难。基于上述问题背景,除了以时间性和真理之本质问题作为切入点,《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这份未刊手稿着眼于瞬间与无性的关联问题,特别是从中得出的“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和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并且具有无性”这个结论,就同时赋予了在场状态、时间性、源始的被遮蔽状态等概念一条新的阐释进路,进一步展现了海德格尔所谓“转向”时期的存在之思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
二、瞬间问题的提出与第三条进路
《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讨班手稿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1930-1931年冬季学期的研讨班内容,海德格尔几乎逐条阐析了《巴门尼德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两组推论(127e-155e3),直到被他称为“第三条进路”(der dritte Gang)即155e4-157b5,也就是柏拉图开始讨论瞬间(έξαίφvης)问题的地方。第二部分则记录了1931年夏季学期关于同一主题的研讨班内容,海德格尔继续详述了《巴门尼德篇》的“第三条进路”,尤其是瞬间问题,并与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Δ卷中关于时间和瞬间概念的讨论展开比照。最后,他还简要解析了《巴门尼德篇》后面六组推论,认为它们皆已通过“第三条进路”确立了基本框架。
总体而言,整份手稿的核心观点体现在海德格尔对“第三条进路”尤其是瞬间问题的存在论阐析中,简而言之,“存在是转变,转变是瞬间,瞬间又不在时间中,因此,存在没有时间”。
在《巴门尼德篇》中,为了厘清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为了找到事物发生动静状态转变的处所(Ort),柏拉图引入了“瞬间”(έξαίφvης)这个概念,见156d3-e3:
瞬间。因为“瞬间”仿佛指示这样一个,象任何的向动和静止之中的一个转变时所从出发的。因为它不从仍然静止的静止转变,也不从仍然运动的运动转变。但是瞬间,这个奇异的性质,处于动静之间,不在时间以内,凡运动的向静止或静止的向运动转变皆进入它里,再由它出。(柏拉图,第275页)
上述引文位于《巴门尼德篇》155e4至157b5之间。但是,如何明确《巴门尼德篇》155e4-157b5在整篇对话中的功能定位?这一疑难在柏拉图研究学界一直饱含着极大的争议。新柏拉图主义传统认为,这个部分应该与其他八组推论得到同等对待,应被视为关于“一”的第三次推演,因此整篇对话的第二部分共由相互关联着的九组推论构成。但是,弗朗西斯·M.康福德(Francis M.Cornford)、康斯坦茨·C.迈因沃尔德(Constance C.Meinwald)等学者对此却并不赞同,认为这部分内容不能被视为一组独立的推论,而应被看成第二组推论的“附录”(Appendix),整篇对话的第二部分实际上是由相互对称的八组推论加上一个附录构成。(cf.Meinwald,pp.117-124)然而,史比利廷·兰戈(Spyridon Rangos)后来又针对康福德等学者的上述观点展开驳斥,强调155e4-157b5不应仅被视为第二组推论的“附录”,与此相反,这一部分内容在《巴门尼德篇》第二部分中居于枢要位置,这九组推论无法构成两两对称的结构,并引用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这份手稿中得出的结论作为佐证。(cf.Rangos,pp.557-568)然而,海德格尔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其实不甚明确,甚至有些模棱两可:他一方面继承了新柏拉图主义传统,坚持该部分内容应被当作与其他八组推论并列的一组推论,换言之,整篇对话的第二部分共包括九组推论,并将155e4-157b5划归为“第三条进路”(der dritte Gang)。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第三条进路看起来不应当被放置其中,它作为一个‘附录’(155e4-157b5)”(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8),不过,这个所谓的“附录”却是整篇对话的核心部分(Kernstück)。此外,关于这九组推论之间的内在结构,海德格尔独树一帜,提出了自己的分类原则,即将柏拉图学界通常认为的前三组推论或者前两组推论加上一个附录视为独立的前三条进路,同时把后面六组推论统一当成“第四条进路”,这样一来,上述九组推论就被划分为如下四条相互关联的思想进路:
第一条进路(137c4-142b1):如果是孤立的一,即没有与存在结合的一(ἔv εί ἔv)
第二条进路(142b2-155e3):如果是与存在相结合的一(ἔv εί ἔστιv)
第三条进路(155e4-157b5):如果是与存在相结合的一,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ἔv εί ἔστιvoἶov διεληλύθαμεv)
第四条进路(157b6-165e2):如果是与存在相结合的一,即转变(ἔv εί ἔστιv μεταßoλή)
(cf. ibid., S.21)
海德格尔关于瞬间问题的阐明正始于他对第三条进路的存在论判断,如前所述,“存在是转变,转变是瞬间,瞬间又不在时间中,因此,存在没有时间”。(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13)首先,回到海德格尔所归纳的“第一条进路”即没有与存在相结合的孤立的“一”。海德格尔指出,这里的“一”不是与多并列对立的那个“一”,毋宁说,“它是全一者:唯一者以及大全中的‘一’”。(ibid., S.11)其次,关于“第二条进路”即与存在相结合的“一”,也就是“如果一是”,海德格尔认为,这里的“是”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如此存在”(Dassein),也就是说,“是”不能仅被视为“一”的存在特征;不过,也应该同时避免将它粗暴地还原为“本质存在”(Wassein),在这类情况下,“是”就被当作了某个现成的本质存在者。为了避免上述两类情况,这里的“是”或者“存在”必须被理解为非现成的、动态的转变(μεταßoλή)。由此,海德格尔进一步考察了瞬间、转变和存在三者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瞬间是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而且转变揭示了瞬间之无性。
三、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
如前所述,瞬间乃是运动与静止相互之间发生转变的处所或者通道。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引入运动和静止来讨论瞬间问题呢?海德格尔认为,这里的运动与静止具有根本的存在论含义:它们不是随意的一对相反者,而是一般存在者的普遍规定。就此而言,“运动-静止”这对相反者揭示了“一”在第三条进路中所具有的整体特征。静止意味着“一”的当下存在(das jeweilige einai)即“一”分有了存在,运动则表明“一”不再当下存在即“一”背离了存在。瞬间问题正是肇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它表明转变(μεταßoλή)并非发生在“一”的两类现成样式(运动和静止)之间,而是发端于“一”对“存在”的居有与离弃。(cf. 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7)上述解释廓清了瞬间作为动静转变之发生通道的存在论含义,即动静之间的转变乃是存在的核心规定。要想阐明这一点,我们尚需回顾海德格尔关于《巴门尼德篇》第一部分(126a-135e)的现象学阐析。
在海德格尔看来,《巴门尼德篇》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展开,即“作为‘一’(理念)的存在如何能够在‘多’(诸存在者)之中存在”。(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3)可见,基于经典的存在论区分,海德格尔将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问题转化为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问题。在《巴门尼德篇》中,为了解决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问题,少年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分有说”(131a-135e),即个别事物由于分有了各自的理念才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分有说”植根于理念与“看”(ίδεῖv)之间的源始关联,即理念具有“被看见”这个根本特征(132a3:έπί πάvτα ίδόvτι)。这里的“看”并不是肉眼感性的观看活动,而是灵魂的理知活动(voεῖv),这也是132a-133a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念作为可被理知的对象(vόημα)(132a-c)或理念作为“原型”(παράδειγμα)(132d-133a)。如此,理念这个存在者就同时具有了双重特征,即它一方面是能被理知的对象,由此无法脱离灵魂的理知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个别事物的“原型”,从而具有实在性,必须同个别事物发生关联。然而,在灵魂的理知活动中得到揭示的存在者之存在乃是一种被静观的在场状态(Anwesenheit),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什么-内容”(Was-gehalt)。因此,无论是理念作为可被理知的对象,还是被看作个别事物所分有的原型,这两种情形在本质上皆是从在场状态方面来理解理念的。那么,理念究竟如何被灵魂看见从而在场显现呢?这不仅需要灵魂的理知活动,还需要一种让这类“看”得以可能的媒介——光亮。
为了揭示光亮的特殊意义,海德格尔特别提到柏拉图在131b3处列举的“白天”(der Tag)这个例子。在这里,柏拉图原本想要探讨个别事物分有理念的两类方式:一类是像白天那样,理念被每个感性事物完整分有,二者是一与多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像帆篷那样,理念只是被个别事物部分地分割,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里的“白天”并不是一个时间量度,比如一天或者日子,而是一种光亮(Helligkeit)。光亮与理知活动这类“看”必然相关,“它是看的媒介”。(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3)于是海德格尔进一步断言,这里的“白天根本不是一个可被分割的存在者,它根本上就不是存在者!”(ibid.)“白天”乃是光亮,它既不是现成在场的存在者,也不是存在者之在场状态,而是允诺存在者从不在场状态向前带入到在场状态的媒介。在海德格尔看来,柏拉图的“理念学说”正是在这里遇到了最根本的挑战:若只是从在场状态来理解存在者的存在,与此同时,理念也只是“外观”,那么即使是“一”这个理念,也无法从根本上消解诸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问题。因为,在那种情形中,理念只是从被理知的对象这一视角得到领会,但不断生成流变的个别事物却不是被灵魂理知的直接对象。如此,理念与个别事物就成为完全异质的两个东西,又如何得到统一?与之相照,理念作为指引性的光亮,揭示了人如何实现从不在场状态到在场状态的转变和超越,同时还指向了灵魂的理知活动得以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可见,理念作为外观,乃是一个在场者;理念作为光亮,却是一个超越者,这是两类不同层次的理解范式。海德格尔认为,当《巴门尼德篇》提出“分有说”来试图化解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疑难时,彼时的柏拉图“未能把握‘一’之理念的同一性以及它的统一方式,因为他未能将存在把握为属于超越者(Transzendenz)的一个东西”。(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 S.4)
鉴于此,如果从光亮这一“看”的媒介来理解理念和存在,亦即将存在把握为一个超越者,那么存在便不再仅被视为存在者的在场状态,而是作为由不在场状态进入在场状态的转变,这也是一种理念的生成(γίγvoμαι),“理念自身的这一‘生成’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得到实际展示,即作为理念之转变。”(ibid., S.8)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如此“转变就成为存在的核心规定”。(ibid.)
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瞬间又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因此,瞬间本质上也是在场状态与不在场状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变的处所或通道。由此出发,我们便不难理解,海德格尔为什么在这份课程记录中不止一次地强调,第三条进路在整篇对话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它综合了前两条进路所达成的思想成果,即如果一是绝对的,不与作为超越者的存在相互结合,这样的“一”将无法通过在场状态与不在场状态之间的转变,而真正地进入具体的个别事物。因此,前两组推论也再次演绎了《巴门尼德篇》第一部分曾得到的结论,即与“一”相互结合的存在揭示了“一”之理念作为超越者如何通过光亮进入具体的个别事物之中。这一过程蕴含着一与多、理念与个别事物之间的生成和转变。存在作为转变,更准确地说,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这一点正是在海德格尔所指的“第三条进路”中,特别是在关于瞬间问题的阐释中得到了更为彻底的展示,以至于上述第四条进路即后面六组推论仍沿着第三条进路继续推进,在某种程度上,第四条进路只是对第三条进路的执行和完成。
除了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第三条进路还在哪些方面推进了“存在作为转变”这一核心规定呢?海德格尔指出,柏拉图在第三条进路中发现了同“一”相互结合的是(ist)具有“现在”这一时间特征,但与此同时,瞬间作为动静转变的发生通道却不在时间之中,这一表面上的悖谬恰恰将存在问题的探讨推向了更为源始的开端处,因此是“西方形而上学曾达到的最深刻之处”。(ibid., S.15)我们之前阐明了瞬间、转变与存在的关系,接下来将继续考察瞬间、转变与时间的关系。
四、瞬间作为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
《巴门尼德篇》156d3-e3表明了从运动向静止或者由静止向运动的转变不可能在时间中发生,它在时间中没有一个位置(ἄτοπός)。既然无法在物理时间中找到一个位置来安顿,那么,转变究竟在哪个通道中发生呢?柏拉图勉强将之命名为“瞬间”(έξαίφvης),海德格尔则从词源构成方面进一步区分了瞬间与转变所分别具有的“绽出”(έκ)特征:第一,瞬间自身所具有的绽出特征(Aus-Charakter)。任何瞬间都不在物理时间中,无法被还原为物理时间中的一个位置,就本质而言,瞬间乃是一个可被打开的、向外绽出的时间视域之开端,海德格尔由此窥见,柏拉图在这里揭示的瞬间正蕴含着源始的时间性。第二,任何转变所具有的“从-到”结构(έκ…είς),比如“从”运动“到”静止的转变。因为动静转变都在瞬间中发生,这一结构表明了瞬间与时间视域的关系,即通过瞬间而被打开的时间视域具有前后相继性和延展性(“从某某到某某”)。
上述两层绽出即“绽出-延展”结构表明了瞬间与转变的内在关联,简言之,首先在瞬间中绽出一个时间视域,进而在时间视域中让动静转变成为可能,“瞬间向‘转变’而转变”(τò έξαίφvηςμεταßάλλει εἴς μεταßoλἡv)。(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8)在这份手稿中,记录者专门画了草图予以说明,如下图所示(原图中均为古希腊文)(cf.ibid.):
上述关于瞬间和转变之绽出特性的两层区分实际上旨在阐明与时间有关的两大疑难:第一,时间的开端疑难,即时间是如何发端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曾将时间视为阐明存在问题的超越视域(Horizont),那么,这样一个时间视域又是如何被打开的?在海德格尔看来,瞬间正是时间视域被打开而绽出的开端和通道。第二,时间的延展疑难,被打开的时间视域又是如何延展的?他在这里尝试通过揭示时间视域中所蕴含的“从-到”结构来解答这一疑难。其实,上述解析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时期关于时间性的存在论阐释异曲同工。早在1927年马堡大学开设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这门课上,他就阐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问题的研究成果(指《物理学》Δ卷217b29-224a17),并且剖析了由此衍生的钟表时间以及世界时间这类流俗的时间领会(das vulgäre Zeitverständnis),最终展示了时间性所具有的双重特征——绽出性与视域性,他称其为“‘绽出-视域’之时间性”(die ekstatisch-horizontale Zeitlichkeit)。(cf.Heidegger,1975,S.379)不难看出,海德格尔关于瞬间和转变之绽出特征的双重区分仍然继承了《现象学之基本问题》(GA24)的主导思路,同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瞬间不是“现在”(vῦv),也不是物理时间之各个部分的联结或者分界。毋宁说,瞬间是时间视域的开端,从而也是在时间视域中发生的动静转变之开端。这样一个时间视域的开端并不在传统的物理时间之中。因此,海德格尔特别提到:
瞬间既不是时间特性,也不是时间本身。因为如果它是时间,它就会是某个特定的“这一个”,由此被时间置入一个位置中,而不再可能具有“从-到”特征。“不是时间”这一规定仅意味着:它不是这样一类时间,让某个被计数的特定东西在其中存在(亚里士多德!),它不是一种内时间状态。(Heidegger, unpublished transcript,S.18)
海德格尔在这里首先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照,尝试厘清瞬间问题在他们那里曾发生的范式转换。亚里士多德这样界定时间:“时间是关于前后运动的被数之数。”(cf.Günter[hrsg.und übers.],S.212)简言之,时间是关于运动的测量,呈现为具体的被数之数,海德格尔对此作出精辟总结: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事物“在时间中”(das en-chrono-sein)存在就等同于“在时间中被测量”(in der Zeit gemessen werden)。(cf.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20)但是,瞬间乃是时间视域得以延展的开端,它被压缩为一个原点,不再具有延展的特征,因此瞬间无法显现为运动的量度,从而不能在时间中被测量,也就不在时间中存在。此外,任何计数活动都指向某个计数者,即灵魂。灵魂的努斯随着位移运动的延展,测量出一个又一个被数之数,这便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的双向描述。但瞬间这个时间的开端不在时间中延展,所以“不能被测量。它无法预料:瞬间是不可预见的东西,一切测量、操劳以及任何操心活动都被抽离了”。(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9)
作为时间视域被打开的开端和通道,瞬间非但不在时间中延展,因而无法被测量,而且这样一个开端和通道根本就不是能够被灵魂的理知活动所把握的对象,换而言之,瞬间超越于灵魂的理知活动之外。瞬间是被打开的通道,它剥离了时间与灵魂通过计数活动而建立的内在联系,即瞬间无法由灵魂的努斯而事先预见,它具有无法理知、无法直接被把握的“无性”。然而,这一洞见并没有被亚里士多德接纳,他仍然要在“位移运动-灵魂”这一物理时间框架下来解决瞬间疑难。因此,他将瞬间与“刚才”“马上”等归为一类,它们都与“现在”(vῦv)密切相关,“瞬间意指由于转变发生的短暂而在无法感觉到的时间里绽出”。(Günter[hrsg.und übers.],S.228)可见,亚里士多德仍然坚持瞬间在时间中存在,只不过由于它极其短暂,很难被感觉到,因此显得不在时间中。海德格尔敏锐地指出:“在无法感觉到的时间里”(έv άvαισθήτῳ χρόvῳ)这一说法仍坚持瞬间与灵魂的内在关联,因为感觉正是灵魂的一类基本活动。鉴于此,亚里士多德仍然试图在“位移运动-灵魂”这一原有的时间问题范式下解决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遇到的瞬间疑难。柏拉图揭示了“瞬间不在时间中”这一源始现象,与之相照,亚里士多德反而在瞬间疑难面前“退缩”了,将瞬间重新拉回到时间之内。
除了阐明瞬间与时间的关系,即瞬间作为时间视域的绽出开端不在时间之中,海德格尔还进一步考察了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他提出如下质疑:
不过,这也不是说瞬间就是永恒。有人宣称,瞬间既然不在时间中存在,那它就是永恒!这个论题在形式上统括了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它必须结合我们提出的评断予以回顾。(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18)
如前所述,物理时间正是从瞬间中被打开的,继而才能向外绽出,物理时间的延展性以及物理时间同位移运动的内在关联都植根于瞬间这个可被打开、可向外绽出的时间开端。那么,这样一个开端既然不在时间之中,是否就只能属于永恒呢?海德格尔对此同样予以否定。作为动静转变的通道,同时也是时间视域被打开的开端,瞬间非但不在时间中,不是时间的原子,而且它也不能是发生转变的任何一方即“运动”理念或者“静止”理念,因为作为动静转变的通道,它必须同时包含这一对相反者。换而言之,瞬间既不能是任何时间内的个别事物,也不能是任何永恒的理念,因此,瞬间也不是永恒的原子。对柏拉图而言,不管是理念还是个别事物,不管是存在者还是非存在者,通过辩证法的学习,都要么能作为可被理知的对象,要么作为可被感觉的对象。但是,灵魂对于瞬间这个真正的时间开端却完全一无所知。因此,瞬间既不是时间,也不是永恒,而是具有完全无法被灵魂所理知的“无性”。“瞬间具有无性”这个观点导致了存在与时间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根本转化,既然作为动静转变发生通道的瞬间无法被灵魂的理知活动直接把握,瞬间就具有无性。相应地,如果转变是存在的核心规定,存在作为转变就同样具有无法被灵魂的理知活动完全直接把握的无性,因此海德格尔最后得出结论:“存在(das on)既是一又是多。存在是一,由于存在同时是多,反之亦然。仅当一与多本身就是‘无性’的,它们才存在”。(Heidegger,unpublished transcript,S.24)
由此,海德格尔断言,柏拉图关于“瞬间不在时间之中”这一洞见达到了亚里士多德尚未企及的深处,因为它揭示了源始的瞬间之“无性”,从根本上扭转了西方哲学传统对于时间乃至存在问题的探讨,即承认否定性的“不”(μή)也是存在的基本特征,从而为非存在者、多、差异等主题开辟了存在论的阐释空间,也为真正地“拯救现象”创设了前提条件。所以海德格尔曾作出评价:“《巴门尼德篇》中的第三条进路乃是西方形而上学曾达到的最深刻之处。这条进路最彻底地推进了存在与时间问题,然而,它非但未曾由(亚里士多德)继承下来,反而遭到阻断。”(ibid.,S. 15)
五、结语
20世纪20-40年代,尤其在所谓的“转向”时期,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存在论阐释并非依循一条唯一明晰的解释进路:一方面,他仍从时间性入手,将理念或者相理解成外观和在场状态。另一方面,关于真理之本质的追问又迫使他正视被遮蔽状态和迷误在存在论上的基础地位。无怪乎海德格尔曾在同一时期(1931年)的私人笔记本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存在论’甚至对存在问题都无认识——;哪里才是通向这种‘存在论’的过渡途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由他们的伟大,恰恰使得其哲学思维的歧义性得到加强。”(Heidegger,2014,S.90)
除了时间性和真理之本质问题,在《海德格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这份未刊手稿中,海德格尔还从瞬间与无性的关联问题切入来阐释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作为动静发生转变的通道,同时也是时间视域得以打开并绽出的原初开端,瞬间非但不在时间中存在,还启示着不可理知的“无性”。相应地,“一”之存在也不再是存在者之在场,而是存在者之转变,即某种动态的“之间”(In-zwischen)。如果经由瞬间和无性的关联视角重新审视柏拉图的理念尤其是“一”之理念,它就不再被简单地描述为外观和在场状态,也不仅是真理即去除遮蔽所植根的被遮蔽状态,而是揭示了让去蔽与遮蔽、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的转变得以发生的通道和可能根据,即具有无性的瞬间。
上述解析进一步展现了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对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复杂态度,并且通向了其后期关于存有(Seyn)、本有(Ereignis)、被遮蔽状态、隐秘(Geheimnis)等问题的艰难探索。相关研究表明,柏拉图远非只是遗忘存在之真理的形而上学传统的鼻祖,这只是海德格尔所阐释的柏拉图的一个面向。不特如此,正如朱清华指出,在海德格尔看来,柏拉图既是西方思想第一个开端的继承者,也是其转折点,即形而上学的起始点,因此,“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思想的阐幽发微具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从柏拉图思想中试图重新找到西方思想第一个开端的开端性思想,占有它们,从而促成向另外一个开端的跳跃;另一方面则是将柏拉图作为转折点,也就是形而上学的起始点,从中发现形而上学形成的起因和方式”。(朱清华,第15-16页)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双重定位,海德格尔才一方面从源始的被遮蔽状态及去除遮蔽这一视角来阐析理念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将理念视为外观和在场状态。鉴于此,海德格尔关于《巴门尼德篇》“第三条进路”的存在论阐释仍建基于他对柏拉图这一双重的历史定位和哲学期许之上,并未如巴克曼和冈萨雷斯断言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海德格尔关于柏拉图思想的整体评价和历史定位。经由阐析瞬间与无性的关联问题,海德格尔既能管窥到西方思想向来隐藏并遭到遗忘的第一个开端,同时也廓清了如何从中衍生出以在场状态为根本特征的形而上学,就此“第三条进路”被海德格尔评断为“西方形而上学曾达到的最深刻之处”,或许并不为过。
【参考文献】
[1]柏拉图,1982年:《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
[2]邓定,2019年:《海德格尔论四重时间——基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时间问题解析》,载《哲学动态》第10期。
[3]叶秀山,2015年:《论“瞬间”的哲学意义》,载《哲学动态》第5期。
[4]朱清华,2015年:《“洞穴喻”发微——海德格尔真理之路的转折点》,载《哲学门》第十六卷第二册。
[5]Backman, J.,2007,“All of a Sudden:Heidegger and Plato's Parmenides”,in Epoche 11(2).
2015,Complicated Presence:Heidegger and the Post-Metaphysical Unity of Being,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6]Beierwaltes,W.,1967,Εξαίφvης oder:Die Paradoxie des Augenblicks“,in Philosophisches Jahrbuch 74(2).
[7]Bostock,D.,1978,“Plato on Change and Time in the ‘Parmenides’”,in Phronesis 23(3).
[8]Cornford,F.M.(trans.),1939,Plato and Parmenides,London: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Ltd.
[9]Gonzalez,F.J.,2009,Plato and Heidegger:A Question of Dialogue,University Park: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9,“Shattering Presence:Being as Change,Time as the Sudden Instant in Heidegger's 1930-31 Seminar on Plato's Parmenides”,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57(2).
[10]Günter,Z.H.(hrsg.und übers.),1987,Aristoteles' Physik. Bücher I(A)-IV(Δ)(Griechisch-Deutsch),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
[11]Heidegger,M.,Plato:Parmenides,Unpublished Transcript of Heidegger in Universitätsbibliothek Johann-Christian-Senckenberg,Frankfurt am Main:Marcuse-Archivzentrum,Na 3,19(0020.01).
1975,Die Grundprobleme der Phänomenologie,F.-W. von Herrmann(hrsg.),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76,Wegmarken,F.-W. von Herrmann(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88,Vom Wesen der Wahrheit:Zu Platons Höhlengleichnis und Theätet,H.Mörchen(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92,Platon:Sophistes,I.Schüβler(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993,Die Grundbegriffe der Antiken Philosophie, F.-K.Blust(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2001,Sein und Wahrheit, H.Tietjen(hrsg.),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2006,Sein und Zeit,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2012,Seminare:Platon-Aristoteles-Augustinus,M.Michalski(hrsg.),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2014,Überlegungen II-VI(Schwarze Hefte 1931-1938),P.Trawny(hrsg.),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mbH.
[12]Mcneill,W.,1999,The Glance of the Eye:Heidegger,Aristotle,and the Ends of Theor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3]Meinwald,C.C.,1991,Plato's Parmenid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Rangos,S.,2014,“Plato on the Nature of the Sudden Moment,and the Asymmetry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rmenides”,in Dialogue 53.
[15]Strang, C.and Mills,K.W.,1974,“Plato and the Instant”,in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 48.
原载:《哲学研究》2022年2期
文章来源:“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2022-05-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