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近代中国生成的“科技与哲学”思想潜流是科技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发展返本开新的宝贵资源。对于学科史特别是建制化以来的学科发展历程,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若追溯科技哲学尚未形成学科建制而处于各子领域零星分散的萌发状态,对此学界关注不多,已有作品多为专题性而非整体性的研究。结合科技哲学学科建设问题,我们提出20世纪上半叶生成了一股宜统称为“科技与哲学”的思想潜流,主要包括科学与哲学研究和科技—人文—社会研究,并可联系建制化后的学科史加以总结特征和得到启示,如此结合一般历史趋势与特定智识领域以完善科技哲学史的传统书写方式,达到更新学科开创形态和前瞻学科未来发展的双重目的。
随着20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运动兴起,把科学与哲学联系起来的讨论越来越多。《自然辩证法》首位中文版译者杜畏之形容此时:“知识的追求热衷一时,西欧科学与哲学之翻译与介绍日进不已,这就是中国的启明运动。”虽然谈及科学与哲学者的身份、视角、目的各异,却在总体上围绕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展开,反映出时人对于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并且与后世的科技哲学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关联。在此提出一种分类并予概述,分别为科学史与哲学、关于科学的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的哲学四种维度。比如科学哲学,一类是对科学哲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如科学方法论、科学划界问题、科学知识的获取和检验、科学真理问题等。第二类是对科学哲学相关人物的研究,以专门著作和思想学说的引介为主,另外还有维也纳学派的中国成员洪谦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宣传,等等。
与具有一定层次性的科学与哲学研究相比,科技—人文—社会研究则指向更为分散广阔的论域。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引起学术界对科技的社会运行之反应。从沟通科学与人文来看,除科学史外还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萨顿的新人文主义等。从探讨科技的社会运行来看,当时已初步接触以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为标志的科学社会学,并已就科学与技术、科学与其他社会领域、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等展开思考和探索。比如,钱宝琮曾在《思想与时代》杂志发表对萨顿《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的书评,通过将新人文主义和中国历史与现实状况相结合以寻求文化革新之道,认为依托科学史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所示者确有至理”,“吾人当前文化之缺陷”可由此得以弥补。
科学与哲学研究、科技—人文—社会研究等虽未直接在近代中国催生出自然辩证法或科技哲学学科,但已呈现出学科松散复杂的原初面貌,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想潜流,可笼统地称为“科技与哲学”,构成科技哲学的“前世”和科技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近代的“科技与哲学”到当代的“科技哲学”,特别是结合今天科技哲学何去何从的困惑来看,重新审视学科史有助于启迪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和校准学科定位。试由三个衍生话题简而论之:科技哲学问题域、科技人文学科群、科技时代共同体。一方面,尽管有关“科技与哲学”的考察是学术史的切片与案例,无法呈现每一领域主题的完整源流,但是足以呈现基本的科技哲学问题域。另一方面,在近代中国众多对于科学的人文主义思考之中,时人不约而同欲破解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如何拉近科学与人的距离,消除科学与人的隔阂。
总而言之,回溯“科技与哲学”的思想潜流有助于厘清科技哲学“从何处来”。近代中国是各类新思想的试验场,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新兴学科正处于起步阶段便已被国人引入。中国知识界围绕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等维度及时跟进学术前沿并努力拓展研究领域,所涌动的思想潜流与世界思想潮流并无明显落差或隔阂,并已折射出一些学科特征。依托这个框架对由“科技与哲学”到“科技哲学”的演进追本溯源,从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来看,这就是近代以来科学文化愈发强势和科技人文相互挑战在学术研究和学科演变上的连锁反应。
重新审视科技哲学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思考学科“向何处去”。学科发展与学术变迁并非亦步亦趋,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张力。与近代存在“科技与哲学”的思想潜流而不存在科技哲学学科有些类似的是,近年来有关科技的人文反思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和研究热度,但是科技哲学学科似乎未能在其中占据公认的主导地位。消除当前科技哲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哲学问题研究的落差,恢复并巩固前者对于后者的引领作用,应当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此应当借助思想潜流的经验与启示,此外还应寻求学科新定位的共识,拓宽并深耕以哲学为底色、以跨学科为亮色的科技哲学问题域,追踪科技的发展前沿和社会运行,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落地。通过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把握时代精神,培育科技人文理念并构建科技时代共同体,从而在实现学科范式创新的同时对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有所贡献。
原文刊发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人文研究”栏目,以上内容为文章节选,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公众号2024年10月07日推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近代中国生成的“科技与哲学”思想潜流是科技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发展返本开新的宝贵资源。对于学科史特别是建制化以来的学科发展历程,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若追溯科技哲学尚未形成学科建制而处于各子领域零星分散的萌发状态,对此学界关注不多,已有作品多为专题性而非整体性的研究。结合科技哲学学科建设问题,我们提出20世纪上半叶生成了一股宜统称为“科技与哲学”的思想潜流,主要包括科学与哲学研究和科技—人文—社会研究,并可联系建制化后的学科史加以总结特征和得到启示,如此结合一般历史趋势与特定智识领域以完善科技哲学史的传统书写方式,达到更新学科开创形态和前瞻学科未来发展的双重目的。
随着20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运动兴起,把科学与哲学联系起来的讨论越来越多。《自然辩证法》首位中文版译者杜畏之形容此时:“知识的追求热衷一时,西欧科学与哲学之翻译与介绍日进不已,这就是中国的启明运动。”虽然谈及科学与哲学者的身份、视角、目的各异,却在总体上围绕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展开,反映出时人对于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并且与后世的科技哲学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关联。在此提出一种分类并予概述,分别为科学史与哲学、关于科学的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的哲学四种维度。比如科学哲学,一类是对科学哲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如科学方法论、科学划界问题、科学知识的获取和检验、科学真理问题等。第二类是对科学哲学相关人物的研究,以专门著作和思想学说的引介为主,另外还有维也纳学派的中国成员洪谦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宣传,等等。
与具有一定层次性的科学与哲学研究相比,科技—人文—社会研究则指向更为分散广阔的论域。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引起学术界对科技的社会运行之反应。从沟通科学与人文来看,除科学史外还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萨顿的新人文主义等。从探讨科技的社会运行来看,当时已初步接触以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为标志的科学社会学,并已就科学与技术、科学与其他社会领域、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等展开思考和探索。比如,钱宝琮曾在《思想与时代》杂志发表对萨顿《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的书评,通过将新人文主义和中国历史与现实状况相结合以寻求文化革新之道,认为依托科学史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所示者确有至理”,“吾人当前文化之缺陷”可由此得以弥补。
科学与哲学研究、科技—人文—社会研究等虽未直接在近代中国催生出自然辩证法或科技哲学学科,但已呈现出学科松散复杂的原初面貌,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想潜流,可笼统地称为“科技与哲学”,构成科技哲学的“前世”和科技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近代的“科技与哲学”到当代的“科技哲学”,特别是结合今天科技哲学何去何从的困惑来看,重新审视学科史有助于启迪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和校准学科定位。试由三个衍生话题简而论之:科技哲学问题域、科技人文学科群、科技时代共同体。一方面,尽管有关“科技与哲学”的考察是学术史的切片与案例,无法呈现每一领域主题的完整源流,但是足以呈现基本的科技哲学问题域。另一方面,在近代中国众多对于科学的人文主义思考之中,时人不约而同欲破解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如何拉近科学与人的距离,消除科学与人的隔阂。
总而言之,回溯“科技与哲学”的思想潜流有助于厘清科技哲学“从何处来”。近代中国是各类新思想的试验场,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新兴学科正处于起步阶段便已被国人引入。中国知识界围绕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等维度及时跟进学术前沿并努力拓展研究领域,所涌动的思想潜流与世界思想潮流并无明显落差或隔阂,并已折射出一些学科特征。依托这个框架对由“科技与哲学”到“科技哲学”的演进追本溯源,从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来看,这就是近代以来科学文化愈发强势和科技人文相互挑战在学术研究和学科演变上的连锁反应。
重新审视科技哲学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思考学科“向何处去”。学科发展与学术变迁并非亦步亦趋,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张力。与近代存在“科技与哲学”的思想潜流而不存在科技哲学学科有些类似的是,近年来有关科技的人文反思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和研究热度,但是科技哲学学科似乎未能在其中占据公认的主导地位。消除当前科技哲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哲学问题研究的落差,恢复并巩固前者对于后者的引领作用,应当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此应当借助思想潜流的经验与启示,此外还应寻求学科新定位的共识,拓宽并深耕以哲学为底色、以跨学科为亮色的科技哲学问题域,追踪科技的发展前沿和社会运行,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落地。通过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把握时代精神,培育科技人文理念并构建科技时代共同体,从而在实现学科范式创新的同时对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有所贡献。
原文刊发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人文研究”栏目,以上内容为文章节选,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公众号2024年10月07日推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