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2015年4月,美学研究室王柯平研究员的专著《<法礼篇>的道德诗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批准号为14KZX003。本书从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工具主义视角出发,侧重探讨柏拉图《法礼篇》中涉及的道德诗学和与其相关的公民德行问题。全书共分8章,总计463千字。
本书的主要建树有七:
其一,基于历史意识、整体反思和希腊文—英译文双语文本细读,作者将柏拉图判定为一位道德理想主义者与政治工具论者,借此提炼出“心灵诗学”(psycho-poiēsis)与“身体诗学”(sōmato-poiēsis)两个特定概念,分析了柏拉图道德诗学的两个基本维度及其重要特征。一般说来,心灵诗学以善心为本,以诗乐文学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高尚的德行、正确的美感与明智的判断;身体诗学以强身为用,以体操训练为主要活动,旨在练就健美的身材、坚韧的意志与高超的武功。概言之,柏拉图试想通过心灵诗学与身体诗学的互补性实践,培养内外双修、文武全才的完善公民,造就身心和谐、美善兼备的理想人格,以期达到治国理政和保家卫国的政治目的。
其二,比较集中而深入地论述和分析了国际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问题,即柏拉图的城邦净化说。此说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一是diakathairontes…polin,意指“彻底清洗或彻底净化【这座】城邦”,所针对的是诗乐与文艺在城邦里产生的消极影响或氛围;二是kathere ten polin , 意指“净化或清洗这座城邦”,所针对的是城邦里存在的政敌与敌对意见;其三是 katharmous poleōs, 意指“城邦净化或清洗”,所针对的是城邦社会或公民群体的选择程序。此三者的最终目的尽管是为了建构“美好城邦”(kallipolis),但其直接目的与具体作用各有侧重。此外,“城邦净化”作为一种隐喻,是柏拉图偏好使用的一种修辞技法,其特有的理论意义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埋下了伏笔。
其三,在文本语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历史意识和悲剧心理学方法,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进行了比较系统而缜密的解释,拓展了国内外以往研究悲剧净化说的传统视界。研究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借助“导泻”这一医学术语,喻示出“情感宣泄”、“审美满足”与“道德净化”等三层含义,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柏拉图的城邦净化说等相关因素。历史地看,从毕达哥拉斯的净化说,经由柏拉图的净化说,再到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呈现出一个承前启后的理论进程。由此展开的批评反思,更有助于理解悲剧净化问题的深层要因。这些深层要因主要包括古希腊人的生命观、艺术观、危机感以及悲剧的情感效果和审美心理等等,只有通过相互参证这些要因,才有可能对悲剧净化说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剖析。
其四,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与文本语境分析,从柏拉图的家国情怀及其反对“过分自由”的立场出发,比较集中而深入地揭示了柏拉图在《法礼篇》中所提出的“剧场政体”问题实质,认为柏拉图所关注的“剧场政体”,既是一个诗乐翻新的艺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腐败的政治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这一问题的双重性在深层意义上涉及雅典剧场文化的蜕变、民主政体的衰败与公民德行的堕落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是滋生“剧场政体”乱象的客观条件,也是引发柏拉图忧患意识的主要根由。
其五,在研究国际学界的相关阐释结果基础上,将柏拉图在《理想国》篇末讲述的厄尔神话归结为“心灵教育神话”(psycho-paideia mythos),认为该神话以创造性的方式揭示了爱神话者与爱智慧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彰显出神话与哲学之间的互动作用,并凭借其引人入胜的思想魅力,激发读者从正义与不义的角度去审视和反思人类灵魂的可能性相。此外,在其设定的哲学语境中,柏拉图借此强化了相关的道德立场与思辨论证,营造出富有戏剧性效果、玄秘内涵与审美愉悦的特殊氛围。
其六,将《法礼篇》第十卷中的“劝诫神话”也归结为“心灵教育神话”,借此解析了柏拉图在反驳异教哲学时所采用的弱化式与强化式三步论策略。深入理解这则神话的特点及其效应,不仅涉及解读神话的传统态度,而且关乎神话自身的意义指涉。在这里,神学的立场,末世论的观点,神话学的氛围,都有助于赋予心灵教育某种神授的合法性。另外,详实解析人之为人的神性向度和与其相关的理据、范型、途径与目的性追求,有助于澄清柏拉图道德哲学的主导理念。
其七,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柏拉图的“至真悲剧”喻说,依次从悲剧的历史地位及其与立法的应和关系、悲剧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效应、悲剧和人生的严肃性等角度出发,揭示了这一喻说中深刻而幽微的用意,论述了柏拉图式悲剧寓意与希腊传统悲剧形式的本质差异。简言之,柏拉图式悲剧意指此好城邦的法治和政体建构,柏拉图式悲剧诗人意指此好城邦的卓越立法家,这一切的背后都涉及非凡的城邦政治设计及其管理技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2015年4月,美学研究室王柯平研究员的专著《<法礼篇>的道德诗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批准号为14KZX003。本书从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工具主义视角出发,侧重探讨柏拉图《法礼篇》中涉及的道德诗学和与其相关的公民德行问题。全书共分8章,总计463千字。
本书的主要建树有七:
其一,基于历史意识、整体反思和希腊文—英译文双语文本细读,作者将柏拉图判定为一位道德理想主义者与政治工具论者,借此提炼出“心灵诗学”(psycho-poiēsis)与“身体诗学”(sōmato-poiēsis)两个特定概念,分析了柏拉图道德诗学的两个基本维度及其重要特征。一般说来,心灵诗学以善心为本,以诗乐文学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高尚的德行、正确的美感与明智的判断;身体诗学以强身为用,以体操训练为主要活动,旨在练就健美的身材、坚韧的意志与高超的武功。概言之,柏拉图试想通过心灵诗学与身体诗学的互补性实践,培养内外双修、文武全才的完善公民,造就身心和谐、美善兼备的理想人格,以期达到治国理政和保家卫国的政治目的。
其二,比较集中而深入地论述和分析了国际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问题,即柏拉图的城邦净化说。此说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一是diakathairontes…polin,意指“彻底清洗或彻底净化【这座】城邦”,所针对的是诗乐与文艺在城邦里产生的消极影响或氛围;二是kathere ten polin , 意指“净化或清洗这座城邦”,所针对的是城邦里存在的政敌与敌对意见;其三是 katharmous poleōs, 意指“城邦净化或清洗”,所针对的是城邦社会或公民群体的选择程序。此三者的最终目的尽管是为了建构“美好城邦”(kallipolis),但其直接目的与具体作用各有侧重。此外,“城邦净化”作为一种隐喻,是柏拉图偏好使用的一种修辞技法,其特有的理论意义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埋下了伏笔。
其三,在文本语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历史意识和悲剧心理学方法,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进行了比较系统而缜密的解释,拓展了国内外以往研究悲剧净化说的传统视界。研究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借助“导泻”这一医学术语,喻示出“情感宣泄”、“审美满足”与“道德净化”等三层含义,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柏拉图的城邦净化说等相关因素。历史地看,从毕达哥拉斯的净化说,经由柏拉图的净化说,再到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呈现出一个承前启后的理论进程。由此展开的批评反思,更有助于理解悲剧净化问题的深层要因。这些深层要因主要包括古希腊人的生命观、艺术观、危机感以及悲剧的情感效果和审美心理等等,只有通过相互参证这些要因,才有可能对悲剧净化说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剖析。
其四,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与文本语境分析,从柏拉图的家国情怀及其反对“过分自由”的立场出发,比较集中而深入地揭示了柏拉图在《法礼篇》中所提出的“剧场政体”问题实质,认为柏拉图所关注的“剧场政体”,既是一个诗乐翻新的艺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腐败的政治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这一问题的双重性在深层意义上涉及雅典剧场文化的蜕变、民主政体的衰败与公民德行的堕落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是滋生“剧场政体”乱象的客观条件,也是引发柏拉图忧患意识的主要根由。
其五,在研究国际学界的相关阐释结果基础上,将柏拉图在《理想国》篇末讲述的厄尔神话归结为“心灵教育神话”(psycho-paideia mythos),认为该神话以创造性的方式揭示了爱神话者与爱智慧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彰显出神话与哲学之间的互动作用,并凭借其引人入胜的思想魅力,激发读者从正义与不义的角度去审视和反思人类灵魂的可能性相。此外,在其设定的哲学语境中,柏拉图借此强化了相关的道德立场与思辨论证,营造出富有戏剧性效果、玄秘内涵与审美愉悦的特殊氛围。
其六,将《法礼篇》第十卷中的“劝诫神话”也归结为“心灵教育神话”,借此解析了柏拉图在反驳异教哲学时所采用的弱化式与强化式三步论策略。深入理解这则神话的特点及其效应,不仅涉及解读神话的传统态度,而且关乎神话自身的意义指涉。在这里,神学的立场,末世论的观点,神话学的氛围,都有助于赋予心灵教育某种神授的合法性。另外,详实解析人之为人的神性向度和与其相关的理据、范型、途径与目的性追求,有助于澄清柏拉图道德哲学的主导理念。
其七,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柏拉图的“至真悲剧”喻说,依次从悲剧的历史地位及其与立法的应和关系、悲剧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效应、悲剧和人生的严肃性等角度出发,揭示了这一喻说中深刻而幽微的用意,论述了柏拉图式悲剧寓意与希腊传统悲剧形式的本质差异。简言之,柏拉图式悲剧意指此好城邦的法治和政体建构,柏拉图式悲剧诗人意指此好城邦的卓越立法家,这一切的背后都涉及非凡的城邦政治设计及其管理技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