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王伟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
2014年9月1版1次
主编简介
王伟光,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等。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代表作有《利益论》《社会矛盾论》《王伟光讲习录》《王伟光自选集》《哲林漫步》《社会主义通史》等。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新时代 新问题 新大众哲学
70多年前,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开创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形式。该书紧密结合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们对民族危机严重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不少在黑暗中徘徊、在痛苦中思索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引导许多有志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华大地上赢得广阔的阵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30多年前,韩树英主编的《通俗哲学》继承了《大众哲学》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的风格,面对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在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困惑,把哲学理论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的创新性与理论的大众化形式结合起来,把哲理的科学性与知识的趣味性结合起来,回答了那一时代特有的许多问题,引起了广大青年对哲学的兴趣。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继续向前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新时代,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社会格局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不可避免地带给人们各种困惑和焦虑。解开这些困惑,缓解这些焦虑,最根本的要靠哲学的力量。时代呼唤哲学巨著,《新大众哲学》应运而生。该书由王伟光教授担任主编,它力图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哲学分析;力图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赋予新的哲学概括;力图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哲学概括;力图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给予新的哲学评判。
《新大众哲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论、人生观七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展开了哲学诠释。它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新大众哲学》与《大众哲学》《通俗哲学》一脉相承,它将哲学还给大众,让大众掌握哲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人民大众的中国梦插上了哲学的翅膀!
《新大众哲学》前言
20世纪30年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年)写过一部脍炙人口的《大众哲学》(最初书名为《哲学讲话》)。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大众哲学》像一盏明灯,启蒙了成千上万的人们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光阴如梭,《大众哲学》问世迄今已逾八十年。八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却经历着沧桑巨变!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势不可当,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激化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 “每天都是新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显著变化,呼唤新的哲学思考。以当年“大众哲学”的方式对现实作出世界观方法论的解答,写出适应时代的“新大众哲学”,既是艾思奇生前未竟的夙愿,更是实践的新需要、人民的新期待、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今天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哲学的分析。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我们的时代是资本主义逐步走向灭亡、社会主义逐步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但旧制度的寿终正寝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试看当今世界,通过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持续抗争,资本主义不再那么明火执仗、赤裸裸地掠夺,而是进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体制的局部调整,运用“巧实力”或金融手段实施统治。资本主义不仅没有马上“死亡”,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活力,然而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导致的衰退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苏东剧变之后,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社会主义中国则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蓬勃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拓,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始出低谷。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较量、博弈正以一种新的形式全面展开。时代的阶段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整个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人类历史的新的社会形态终将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引领时代潮流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的理性概括。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关系,给大众提供认识社会历史进程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新视野。《新大众哲学》要准确把握时代变化的实质,引领大众进行新的哲学认知。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赋予新的哲学的概括。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全面、深刻地塑造着整个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令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现代资本主义几十年所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甚至人类社会成千上万年生产力的总和。社会主义中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正在实现赶超式发展。尽管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世界历史理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但当今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影响,仍然提出大量有待回答的哲学之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的思想结晶,需要对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实践提出的问题给予哲学的新解答。《新大众哲学》要科学总结高新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从总体上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智慧,进行新的哲学解读。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哲学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一项“全新的事业”。改革已经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推进了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应正视人民大众利益需求的重大变化,探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研究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矛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新大众哲学》在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要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予以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
编写《新大众哲学》,还要力图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给予新的哲学的评判。哲学的发展离不开现成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下,常常感到迷惘、困惑,辨不清是非,找不到理想的追求和前行的方向。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如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一切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文化充分涌流;同时,批判错误的哲学思潮,弘扬正确的哲学观,凝聚社会共识,让主流意识形态占领阵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容回避的历史任务。《新大众哲学》要在批判一切错误思想、吸取先进思想文明的基础上,担当起升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时代和时代性问题的变化,现实实践斗争的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源泉,又不断地对其本身的发展提出急迫的需求。对于急剧变化和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没有亲身面对过,更没有专门深入阐述过。任何思想家都不可能超越他们生活的时代,宣布超时代的结论。列宁说:“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但历史并不会因为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待建而停下自己的脚步。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充满期待,人们期待得到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哲学观念的指导。
《新大众哲学》正是基于高度的使命感和理论自觉,努力高扬党的思想路线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顺应时代潮流,深入思考和回答时代挑战与大众困惑。《新大众哲学》既不是哲学教科书,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也不是哲学专著,执着追求逻辑论证与理性推理;而是针对重大现实,以问题为中心,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注重吸收人类思想新成果,进行哲学提升、理念创新,不拘泥于哲学体系的框架,以讲清哲学真理为准绳。在表达方式上,《新大众哲学》避免纯粹的抽象思辨和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以通俗化的群众语言来阐述,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广大读者的新要求,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老百姓的话”。
《新大众哲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七个方面围绕时代问题展开哲学诠释,力求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明,在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进程中,力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这是历史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大众哲学》应当担当的历史重任和奋力实现的目标。或许,在这个信息爆炸、大众兴趣多样化的时代,这套丛书并不能解决大众所有的疑问和困惑,但《新大众哲学》愿与真诚的读者诸君一起求索,一道前行。
以上所述只是《新大众哲学》追求的写作目的,然而,由于《新大众哲学》作者们的水平能力有限,可能难以达到预期。再者,《新大众哲学》分七部分,且独立成篇,必要的重复在所难免。同时,作者们的文字功底不够扎实,文字上亦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故恳请读者们指教,供《新大众哲学》再版时修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王伟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
2014年9月1版1次
主编简介
王伟光,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等。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代表作有《利益论》《社会矛盾论》《王伟光讲习录》《王伟光自选集》《哲林漫步》《社会主义通史》等。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新时代 新问题 新大众哲学
70多年前,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开创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形式。该书紧密结合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们对民族危机严重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不少在黑暗中徘徊、在痛苦中思索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引导许多有志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华大地上赢得广阔的阵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30多年前,韩树英主编的《通俗哲学》继承了《大众哲学》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的风格,面对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在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困惑,把哲学理论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的创新性与理论的大众化形式结合起来,把哲理的科学性与知识的趣味性结合起来,回答了那一时代特有的许多问题,引起了广大青年对哲学的兴趣。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继续向前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新时代,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社会格局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不可避免地带给人们各种困惑和焦虑。解开这些困惑,缓解这些焦虑,最根本的要靠哲学的力量。时代呼唤哲学巨著,《新大众哲学》应运而生。该书由王伟光教授担任主编,它力图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哲学分析;力图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赋予新的哲学概括;力图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哲学概括;力图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给予新的哲学评判。
《新大众哲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论、人生观七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展开了哲学诠释。它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新大众哲学》与《大众哲学》《通俗哲学》一脉相承,它将哲学还给大众,让大众掌握哲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人民大众的中国梦插上了哲学的翅膀!
《新大众哲学》前言
20世纪30年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年)写过一部脍炙人口的《大众哲学》(最初书名为《哲学讲话》)。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大众哲学》像一盏明灯,启蒙了成千上万的人们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光阴如梭,《大众哲学》问世迄今已逾八十年。八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却经历着沧桑巨变!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势不可当,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激化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 “每天都是新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显著变化,呼唤新的哲学思考。以当年“大众哲学”的方式对现实作出世界观方法论的解答,写出适应时代的“新大众哲学”,既是艾思奇生前未竟的夙愿,更是实践的新需要、人民的新期待、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今天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哲学的分析。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我们的时代是资本主义逐步走向灭亡、社会主义逐步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但旧制度的寿终正寝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试看当今世界,通过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持续抗争,资本主义不再那么明火执仗、赤裸裸地掠夺,而是进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体制的局部调整,运用“巧实力”或金融手段实施统治。资本主义不仅没有马上“死亡”,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活力,然而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导致的衰退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苏东剧变之后,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社会主义中国则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蓬勃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拓,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始出低谷。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较量、博弈正以一种新的形式全面展开。时代的阶段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整个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人类历史的新的社会形态终将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引领时代潮流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的理性概括。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关系,给大众提供认识社会历史进程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新视野。《新大众哲学》要准确把握时代变化的实质,引领大众进行新的哲学认知。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赋予新的哲学的概括。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全面、深刻地塑造着整个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令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现代资本主义几十年所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甚至人类社会成千上万年生产力的总和。社会主义中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正在实现赶超式发展。尽管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世界历史理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但当今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影响,仍然提出大量有待回答的哲学之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的思想结晶,需要对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实践提出的问题给予哲学的新解答。《新大众哲学》要科学总结高新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从总体上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智慧,进行新的哲学解读。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哲学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一项“全新的事业”。改革已经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推进了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应正视人民大众利益需求的重大变化,探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研究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矛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新大众哲学》在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要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予以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
编写《新大众哲学》,还要力图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给予新的哲学的评判。哲学的发展离不开现成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下,常常感到迷惘、困惑,辨不清是非,找不到理想的追求和前行的方向。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如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一切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文化充分涌流;同时,批判错误的哲学思潮,弘扬正确的哲学观,凝聚社会共识,让主流意识形态占领阵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容回避的历史任务。《新大众哲学》要在批判一切错误思想、吸取先进思想文明的基础上,担当起升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时代和时代性问题的变化,现实实践斗争的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源泉,又不断地对其本身的发展提出急迫的需求。对于急剧变化和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没有亲身面对过,更没有专门深入阐述过。任何思想家都不可能超越他们生活的时代,宣布超时代的结论。列宁说:“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但历史并不会因为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待建而停下自己的脚步。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充满期待,人们期待得到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哲学观念的指导。
《新大众哲学》正是基于高度的使命感和理论自觉,努力高扬党的思想路线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顺应时代潮流,深入思考和回答时代挑战与大众困惑。《新大众哲学》既不是哲学教科书,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也不是哲学专著,执着追求逻辑论证与理性推理;而是针对重大现实,以问题为中心,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注重吸收人类思想新成果,进行哲学提升、理念创新,不拘泥于哲学体系的框架,以讲清哲学真理为准绳。在表达方式上,《新大众哲学》避免纯粹的抽象思辨和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以通俗化的群众语言来阐述,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广大读者的新要求,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老百姓的话”。
《新大众哲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七个方面围绕时代问题展开哲学诠释,力求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明,在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进程中,力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这是历史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大众哲学》应当担当的历史重任和奋力实现的目标。或许,在这个信息爆炸、大众兴趣多样化的时代,这套丛书并不能解决大众所有的疑问和困惑,但《新大众哲学》愿与真诚的读者诸君一起求索,一道前行。
以上所述只是《新大众哲学》追求的写作目的,然而,由于《新大众哲学》作者们的水平能力有限,可能难以达到预期。再者,《新大众哲学》分七部分,且独立成篇,必要的重复在所难免。同时,作者们的文字功底不够扎实,文字上亦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故恳请读者们指教,供《新大众哲学》再版时修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