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李河研究员的专著《中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变迁——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于2022年4月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16万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哲学视角出发,依据中国乡村人类学的著述和文章,构拟出“乡土中国”“城乡二元中国”“城乡两栖中国”和“城乡融合中国”四阶段叙事体系,以期全景式回顾我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巨变。本书认为,我国乡村文明在百年中经历了从“伦理本位”向“政治本位”的转变,“有机体式的演化逻辑”向“反时间结构置换逻辑”的转变。本书认为,正在出现的城乡融合要求探讨乡村何以有必要存在的“乡村性”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应成为未来乡村文明构建的前提。本书认为,未来乡村文明对外部秩序的建设有赖于心灵秩序的建构,而心灵秩序建构需要回答如何在政治本位的乡村社会重建教化因素,它包括如何在乡村基层社会注入内生的人际情感、内在的为善驱力以及自律的道德意识,如何通过“社会必要配置”以克服现代社会的“生存现世主义”和“死亡虚无主义”。本书还提出探讨了“城镇化涡旋效应”“当代城乡的圈层结构”“人的外部自然和内在自然”等系列概念。
目录
引言 历史哲学视域的百年乡村文明
第一章 数据呈现:中国乡村“数千年未有的百年巨变”
一、高速城镇化:世界第一乡村大国成为第一城镇大国
二、乡村是否变为城镇社区的“异域同构空间”?——什么是乡村的“乡村性”?
三、“断裂”还是“渐变”: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的不同变化逻辑
第二章 “乡土中国”:对传统乡村文明的范式解读
一、“文明”(civilization)的几种用法
二、“乡土中国”文明范式的基本特征
三、“乡土中国”文明范式的教化功能和“伦理本位”色彩
四、存续还是解体?——“乡土中国”文明范式的百年之问
第三章 改良与革命:传统乡村文明初现解体阶段
一、“少年中国”替代“老年中国”:文明再造的共同理想
二、旨在“创造性改造”传统乡村文明的“乡村建设运动”
三、旨在推翻传统封建制度的“农民运动”
四、从苏维埃到解放区:把新民主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乡村
第四章 “城乡二元”与历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传统乡村文明从显性形态变为隐性形态
一、政治运动驱动其他运动:为乡村变革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和乡村30年历次改造运动
三、“乡土中国”的意义世界从显性形态转变为隐性形态
四、传统乡村的生计方式和外部空间形态的变化相对较小
第五章 空间折叠—人口多元:乡村世界遭遇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
一、传统乡村文明在1978年后的两种命运:局域复兴与系统性破坏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的“三阶段”理论
三、当代“区域层级体系”理论与新的“村庄类型学”
四、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之一:乡村世界的“圈层空间折叠”与“发展运气”
五、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之二:乡村“人口多元”的新常态
六、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下的乡村世界新常态
第六章 乡村文明范式转型:从“乡土中国”走向“城乡融合中国”
一、“城乡融合”历史阶段的政策标志
二、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对“城乡融合”的探索
三、近年“城乡融合”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
四、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之一:文明范式转换的道义基础
五、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之二:文明范式关系的反思
六、“丸之走盘”的隐喻:理解文明范式转换的方法论问题
第七章 乡村文明新形态展望:“家园”含义的重新诠释
一、“城乡融合”≠“消除一切城乡差异”:什么是未来乡村的“乡村性”?
二、“滕尼斯问题”:“乡土共同体”承载着怎样的群体心理需求?
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质”的区别:我国乡村文明转化的“间断”
四、重塑“家园意识”:乡村社区建设应重视“心灵秩序”建构
五、结语:完善“乡村社区综合体”的必要配置,塑造乡村文明新形态
外一篇 从“根系式生存”到“漂泊式生存”
一、从两种“乡愁”谈起
二、“家乡”的结构意涵:血缘亲属共同体+邻里熟人共同体
三、“家乡”的时间意涵:根系记忆所负载的“传统”
四、“家”与“乡”分离:“家在异乡”与“家乡的异乡化”
五、两种城市发展逻辑,碎了一地的“传统”
外二篇 城市文化空间:从“生存性居住”到“展示性居住”
一、“城市文化空间”的两种含义与两种城市生长逻辑
二、胡同改造:在广告叙事中湮灭的大历史与微历史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李河研究员的专著《中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变迁——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于2022年4月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16万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哲学视角出发,依据中国乡村人类学的著述和文章,构拟出“乡土中国”“城乡二元中国”“城乡两栖中国”和“城乡融合中国”四阶段叙事体系,以期全景式回顾我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巨变。本书认为,我国乡村文明在百年中经历了从“伦理本位”向“政治本位”的转变,“有机体式的演化逻辑”向“反时间结构置换逻辑”的转变。本书认为,正在出现的城乡融合要求探讨乡村何以有必要存在的“乡村性”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应成为未来乡村文明构建的前提。本书认为,未来乡村文明对外部秩序的建设有赖于心灵秩序的建构,而心灵秩序建构需要回答如何在政治本位的乡村社会重建教化因素,它包括如何在乡村基层社会注入内生的人际情感、内在的为善驱力以及自律的道德意识,如何通过“社会必要配置”以克服现代社会的“生存现世主义”和“死亡虚无主义”。本书还提出探讨了“城镇化涡旋效应”“当代城乡的圈层结构”“人的外部自然和内在自然”等系列概念。
目录
引言 历史哲学视域的百年乡村文明
第一章 数据呈现:中国乡村“数千年未有的百年巨变”
一、高速城镇化:世界第一乡村大国成为第一城镇大国
二、乡村是否变为城镇社区的“异域同构空间”?——什么是乡村的“乡村性”?
三、“断裂”还是“渐变”: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的不同变化逻辑
第二章 “乡土中国”:对传统乡村文明的范式解读
一、“文明”(civilization)的几种用法
二、“乡土中国”文明范式的基本特征
三、“乡土中国”文明范式的教化功能和“伦理本位”色彩
四、存续还是解体?——“乡土中国”文明范式的百年之问
第三章 改良与革命:传统乡村文明初现解体阶段
一、“少年中国”替代“老年中国”:文明再造的共同理想
二、旨在“创造性改造”传统乡村文明的“乡村建设运动”
三、旨在推翻传统封建制度的“农民运动”
四、从苏维埃到解放区:把新民主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乡村
第四章 “城乡二元”与历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传统乡村文明从显性形态变为隐性形态
一、政治运动驱动其他运动:为乡村变革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和乡村30年历次改造运动
三、“乡土中国”的意义世界从显性形态转变为隐性形态
四、传统乡村的生计方式和外部空间形态的变化相对较小
第五章 空间折叠—人口多元:乡村世界遭遇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
一、传统乡村文明在1978年后的两种命运:局域复兴与系统性破坏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的“三阶段”理论
三、当代“区域层级体系”理论与新的“村庄类型学”
四、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之一:乡村世界的“圈层空间折叠”与“发展运气”
五、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之二:乡村“人口多元”的新常态
六、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下的乡村世界新常态
第六章 乡村文明范式转型:从“乡土中国”走向“城乡融合中国”
一、“城乡融合”历史阶段的政策标志
二、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对“城乡融合”的探索
三、近年“城乡融合”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
四、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之一:文明范式转换的道义基础
五、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之二:文明范式关系的反思
六、“丸之走盘”的隐喻:理解文明范式转换的方法论问题
第七章 乡村文明新形态展望:“家园”含义的重新诠释
一、“城乡融合”≠“消除一切城乡差异”:什么是未来乡村的“乡村性”?
二、“滕尼斯问题”:“乡土共同体”承载着怎样的群体心理需求?
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质”的区别:我国乡村文明转化的“间断”
四、重塑“家园意识”:乡村社区建设应重视“心灵秩序”建构
五、结语:完善“乡村社区综合体”的必要配置,塑造乡村文明新形态
外一篇 从“根系式生存”到“漂泊式生存”
一、从两种“乡愁”谈起
二、“家乡”的结构意涵:血缘亲属共同体+邻里熟人共同体
三、“家乡”的时间意涵:根系记忆所负载的“传统”
四、“家”与“乡”分离:“家在异乡”与“家乡的异乡化”
五、两种城市发展逻辑,碎了一地的“传统”
外二篇 城市文化空间:从“生存性居住”到“展示性居住”
一、“城市文化空间”的两种含义与两种城市生长逻辑
二、胡同改造:在广告叙事中湮灭的大历史与微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