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展上,有时会遇到这种情景:面对其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如《保罗》),人们喜形于色,交口称赞:“这人画得多像,真美!”“这才是大师的手笔,真正的艺术。”然而在其立体主义或象征主义绘画作品(如《三名乐师》与《格尔尼卡》)之前,观众的反应就不尽一致了。有的叫绝;有的道丑;有的迷惑不解地看上几眼,匆匆而过;有的竟悻悻然地抱怨:“这画乱糟糟的,多难看!”“这也算是艺术?”……
- 艺术与美的关系 -
王柯平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学科带头人”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显然,在不少观众眼里,艺术与美之间犹如1+1=2的算式似的,完全是一种等值的关系。这样,每观照一件艺术品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以美作为衡量艺术的直接尺度。坚信美即艺术,艺术即美。诸如此类的观点,在许多评论艺术的文章或专著中颇为常见,譬如:“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美或美的感性形象”等等。针对这种所谓的“艺术常识”,里德表示异议。他认为“艺术与美之问并无必然的联系” (详见《艺术的真谛》第3节),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绝非一种等值交换关系。里德进而强调指出:我们对艺术的许多误解,主要由于长期以来把“艺术”与“美”混为一谈了。“我们总以为凡是美的就是艺术,或者说,凡是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详见本书第4节)。殊不知这种陈腐的观念“是妨碍我们鉴赏艺术的根本原由,甚至对于那些美感十分灵敏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等于美;这一点已无须翻来复去地重申强调了。因为,无论我们是从历史角度(艺术的历史沿革),还是从社会学角度(目前世界各地现存的艺术形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将会发现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艺术的真谛》第4节)。
为了证实上述观点的合理性,里德首先踢开了理论上的羁绊,否定了庸俗的“快感论”美学,认为如果把美限制在给人以快感的范围内,那么,按照美即艺术的传统观念,吃、喝、嗅给人的肉体快感便与艺术等量齐观了。也就是说,一杯“味美思”葡萄酒所引起的快感与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所体验到的快感之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均可以视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了。接着,里德借用古典美学观念和艺术理想,对美与艺术重新作了界定,断言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的产物,它具有人的特点,使所有人的价值得到升华;……而艺术则是对自然的理想化,特别是对人的理想化。(详见《艺术的真谛》第6节)其后,里德以一尊希腊爱神的雕像,一幅拜占庭圣母的绘画和一具非洲象牙海岸的原始偶像木刻为例,对艺术与美的关系作了图解式的说明。可以想象,从表面看,前两者形体完美、比例适度,是美的;后者则狰狞可怖,是不美的,或者是丑的。“但是,不管其美丑与否,所有这三件东西都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品。”(《艺术的真谛》第6节)。
《米罗斯的阿美罗蒂德》
因为,检验一件艺术品,不能仅以其外表形象及其观众的生理与情绪反应为唯一标准。艺术作为自然与人的理想化,除了其形式价值之外,还应具备意境和精神内涵、心理和哲理情趣。那么,艺术作品的表象美或表象丑是如何产生的呢?里德将其归于不同的艺术理想。认为希腊雕像(如“米罗斯的阿美罗蒂德”)之所以秀美,是因为它遵循了那种典雅而静穆的古典艺术理想或美学观念。拜占庭绘画(如“圣玛丽亚与圣子登基”)之所以高致,是因为它意在追求那种神性的、理智的和抽象的拜占庭艺术理想。非洲象牙海岸黑人的木雕之所以丑陋,是因为它表现了那种悲天悯人的、对神性的严酷世界感到恐怖的原始艺术理想。
讨论的结果,里德建议把艺术与美学区别对待,切勿混为一谈,认为“在关于艺术的讨论中,之所以出现混乱,是因为未能把美学与艺术明确地区别开来”(详见《艺术的真谛》第8节)。严格地说,美学是一种知觉科学,仅限于对观照客体的物质特性和情感价值的知觉组合过程。而艺术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范畴,旨在传达感受和认识,创造有愉悦性的形式并借此来表现主客观世界的内在精神。可见,艺术在内容上包含着比情感价值更多的东西,与美或美学的特质不完全是一回事。
总的看来,兼容并包是里德艺术观与美学观的特征之一。比如,由于受叔本华的影响,里德也宣扬“一切艺术在于追求音乐效果”的主张,并把艺术界定为“一种旨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随后,他对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备加赞赏,但又觉得“直觉”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于是,他基于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艺术即表现”的观点。出于自圆其说的目的,里德采取了“六经注我”的方法,抽取了托尔斯泰与华兹华斯的“传达说”的合理内核,奉其为“表现说”的基石。最后,又借著名艺术家马蒂斯之口,敲定艺术在于运用组合或“装饰方式来安排画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的各种因素”(详见《艺术的真谛》第86节)。通过这番引经据典,里德合二为一,把艺术的职能界定为“表现情感和传达认识”(《艺术的真谛》第86节)。可见,里德的艺术观是广采博纳的结果。因此,研究里德的艺术观和美学观时,必须分析其全部演化过程。
《艺术的真谛》
【英】赫伯特·里德 著
王柯平 译
艺术学经典译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艺术的真谛》是一部理论性的艺术史概论,侧重阐述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价值与鉴赏方法。此书行文流畅,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可读性远超同类书籍。基于跨文化审美视野,本书作者对非洲原始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典艺术的分析评判,在专家和读者中享有广泛影响和较高声誉。对于从事或喜好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有助于登堂入室的普及读物,故此在国外发行甚广,在国内口碑甚佳。作者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美学家,英国美学学会主席,1953年被授予爵士。
《鉴赏力批判》
【意】德拉·沃尔配 著
王柯平 译
艺术学经典译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鉴赏力批判》作为德拉·沃尔佩的美学代表作,是20世纪美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该书在倡导一般艺术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立场的同时,反对普列汉诺夫和卢卡奇的社会学还原论,批驳克罗齐和新批评的形式主义非理性论,彰显概念意义与审美效应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为此,作者整体性角度出发,在重新评价艺术品时,一方面参照较为基本的认识论原则,侧重分析该原则与人类所希冀的科学或道德秩序的本质联系,另一方面依据较为专门的技术性原则,侧重揭示该原则与艺术特有的语义层面的密切关联。在诗歌鉴赏方面,本书着力推举社会学方法和社会学诗学。在当时,社会学方法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有助于抵制、平衡和补充流行的结构主义和语义学诗学理论,有助于将读者的目光从穷究文本的字面含义上引向探寻其深远的历史背景之中。与此同时,具有风格学特质的社会学诗学,则以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以经验逻辑为条件,同时以语义辩证法为准则,从“理性诗学”中驱除了形式主义(忽视内容)和唯内容论(忽视形式)这一对怪物,从而为解开诗歌艺术之谜开辟了可靠的途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艺术哲学新论》
【美】C·J·杜卡斯 著
王柯平 译
艺术学经典译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艺术哲学新论》是美学哲学家杜卡斯的代表作,其审美自由主义学说在西方具有广泛影响。总体而言,艺术哲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对象的批评理论。审美对象是审美静观和体验的对象,在范围上要比艺术领域更为广泛和多样。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产生艺术品的人类艺术活动,而并非一项旨在创造美的活动。艺术是情感的语言,艺术品是情感的对象化。若承认艺术是情感的语言,就务必承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情感的交流。从实践角度看,艺术是一种需要特殊技能的活动,既不是职业,也不是游戏,而是自我及其情感的对象化或客观表现。在审美判断或艺术鉴赏方面,杜卡斯秉持一种审美自由主义的立场,坚持认为间接价值判断有可能予以证实,而直接价值判断则无法予以证实,因此也没有任何客观效力。在审美心理方面,杜卡斯着重分析了三种型态;移情作用,近情作用和引情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开创性与启示意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展上,有时会遇到这种情景:面对其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如《保罗》),人们喜形于色,交口称赞:“这人画得多像,真美!”“这才是大师的手笔,真正的艺术。”然而在其立体主义或象征主义绘画作品(如《三名乐师》与《格尔尼卡》)之前,观众的反应就不尽一致了。有的叫绝;有的道丑;有的迷惑不解地看上几眼,匆匆而过;有的竟悻悻然地抱怨:“这画乱糟糟的,多难看!”“这也算是艺术?”……
- 艺术与美的关系 -
王柯平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学科带头人”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显然,在不少观众眼里,艺术与美之间犹如1+1=2的算式似的,完全是一种等值的关系。这样,每观照一件艺术品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以美作为衡量艺术的直接尺度。坚信美即艺术,艺术即美。诸如此类的观点,在许多评论艺术的文章或专著中颇为常见,譬如:“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美或美的感性形象”等等。针对这种所谓的“艺术常识”,里德表示异议。他认为“艺术与美之问并无必然的联系” (详见《艺术的真谛》第3节),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绝非一种等值交换关系。里德进而强调指出:我们对艺术的许多误解,主要由于长期以来把“艺术”与“美”混为一谈了。“我们总以为凡是美的就是艺术,或者说,凡是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详见本书第4节)。殊不知这种陈腐的观念“是妨碍我们鉴赏艺术的根本原由,甚至对于那些美感十分灵敏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等于美;这一点已无须翻来复去地重申强调了。因为,无论我们是从历史角度(艺术的历史沿革),还是从社会学角度(目前世界各地现存的艺术形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将会发现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艺术的真谛》第4节)。
为了证实上述观点的合理性,里德首先踢开了理论上的羁绊,否定了庸俗的“快感论”美学,认为如果把美限制在给人以快感的范围内,那么,按照美即艺术的传统观念,吃、喝、嗅给人的肉体快感便与艺术等量齐观了。也就是说,一杯“味美思”葡萄酒所引起的快感与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所体验到的快感之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均可以视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了。接着,里德借用古典美学观念和艺术理想,对美与艺术重新作了界定,断言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的产物,它具有人的特点,使所有人的价值得到升华;……而艺术则是对自然的理想化,特别是对人的理想化。(详见《艺术的真谛》第6节)其后,里德以一尊希腊爱神的雕像,一幅拜占庭圣母的绘画和一具非洲象牙海岸的原始偶像木刻为例,对艺术与美的关系作了图解式的说明。可以想象,从表面看,前两者形体完美、比例适度,是美的;后者则狰狞可怖,是不美的,或者是丑的。“但是,不管其美丑与否,所有这三件东西都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品。”(《艺术的真谛》第6节)。
《米罗斯的阿美罗蒂德》
因为,检验一件艺术品,不能仅以其外表形象及其观众的生理与情绪反应为唯一标准。艺术作为自然与人的理想化,除了其形式价值之外,还应具备意境和精神内涵、心理和哲理情趣。那么,艺术作品的表象美或表象丑是如何产生的呢?里德将其归于不同的艺术理想。认为希腊雕像(如“米罗斯的阿美罗蒂德”)之所以秀美,是因为它遵循了那种典雅而静穆的古典艺术理想或美学观念。拜占庭绘画(如“圣玛丽亚与圣子登基”)之所以高致,是因为它意在追求那种神性的、理智的和抽象的拜占庭艺术理想。非洲象牙海岸黑人的木雕之所以丑陋,是因为它表现了那种悲天悯人的、对神性的严酷世界感到恐怖的原始艺术理想。
讨论的结果,里德建议把艺术与美学区别对待,切勿混为一谈,认为“在关于艺术的讨论中,之所以出现混乱,是因为未能把美学与艺术明确地区别开来”(详见《艺术的真谛》第8节)。严格地说,美学是一种知觉科学,仅限于对观照客体的物质特性和情感价值的知觉组合过程。而艺术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范畴,旨在传达感受和认识,创造有愉悦性的形式并借此来表现主客观世界的内在精神。可见,艺术在内容上包含着比情感价值更多的东西,与美或美学的特质不完全是一回事。
总的看来,兼容并包是里德艺术观与美学观的特征之一。比如,由于受叔本华的影响,里德也宣扬“一切艺术在于追求音乐效果”的主张,并把艺术界定为“一种旨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随后,他对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备加赞赏,但又觉得“直觉”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于是,他基于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艺术即表现”的观点。出于自圆其说的目的,里德采取了“六经注我”的方法,抽取了托尔斯泰与华兹华斯的“传达说”的合理内核,奉其为“表现说”的基石。最后,又借著名艺术家马蒂斯之口,敲定艺术在于运用组合或“装饰方式来安排画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的各种因素”(详见《艺术的真谛》第86节)。通过这番引经据典,里德合二为一,把艺术的职能界定为“表现情感和传达认识”(《艺术的真谛》第86节)。可见,里德的艺术观是广采博纳的结果。因此,研究里德的艺术观和美学观时,必须分析其全部演化过程。
《艺术的真谛》
【英】赫伯特·里德 著
王柯平 译
艺术学经典译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艺术的真谛》是一部理论性的艺术史概论,侧重阐述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价值与鉴赏方法。此书行文流畅,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可读性远超同类书籍。基于跨文化审美视野,本书作者对非洲原始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典艺术的分析评判,在专家和读者中享有广泛影响和较高声誉。对于从事或喜好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有助于登堂入室的普及读物,故此在国外发行甚广,在国内口碑甚佳。作者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美学家,英国美学学会主席,1953年被授予爵士。
《鉴赏力批判》
【意】德拉·沃尔配 著
王柯平 译
艺术学经典译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鉴赏力批判》作为德拉·沃尔佩的美学代表作,是20世纪美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该书在倡导一般艺术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立场的同时,反对普列汉诺夫和卢卡奇的社会学还原论,批驳克罗齐和新批评的形式主义非理性论,彰显概念意义与审美效应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为此,作者整体性角度出发,在重新评价艺术品时,一方面参照较为基本的认识论原则,侧重分析该原则与人类所希冀的科学或道德秩序的本质联系,另一方面依据较为专门的技术性原则,侧重揭示该原则与艺术特有的语义层面的密切关联。在诗歌鉴赏方面,本书着力推举社会学方法和社会学诗学。在当时,社会学方法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有助于抵制、平衡和补充流行的结构主义和语义学诗学理论,有助于将读者的目光从穷究文本的字面含义上引向探寻其深远的历史背景之中。与此同时,具有风格学特质的社会学诗学,则以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以经验逻辑为条件,同时以语义辩证法为准则,从“理性诗学”中驱除了形式主义(忽视内容)和唯内容论(忽视形式)这一对怪物,从而为解开诗歌艺术之谜开辟了可靠的途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艺术哲学新论》
【美】C·J·杜卡斯 著
王柯平 译
艺术学经典译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艺术哲学新论》是美学哲学家杜卡斯的代表作,其审美自由主义学说在西方具有广泛影响。总体而言,艺术哲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对象的批评理论。审美对象是审美静观和体验的对象,在范围上要比艺术领域更为广泛和多样。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产生艺术品的人类艺术活动,而并非一项旨在创造美的活动。艺术是情感的语言,艺术品是情感的对象化。若承认艺术是情感的语言,就务必承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情感的交流。从实践角度看,艺术是一种需要特殊技能的活动,既不是职业,也不是游戏,而是自我及其情感的对象化或客观表现。在审美判断或艺术鉴赏方面,杜卡斯秉持一种审美自由主义的立场,坚持认为间接价值判断有可能予以证实,而直接价值判断则无法予以证实,因此也没有任何客观效力。在审美心理方面,杜卡斯着重分析了三种型态;移情作用,近情作用和引情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开创性与启示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