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建工作>离退休工作>沉痛悼念王葆玹先生!

王葆玹先生生平

发布时间: 2023-01-18
字号 +字号 -

194611月生于北京。1960年至1968年在景山学校学习,19688月至19743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插队锻炼,19743月至197810月在北京203中学(后解散)任教,197810月至1981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后获得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198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工作,1982年被评为助理研究员、1989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5年被评为研究员。199310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葆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道家文化研究》编委、《中国哲学史》编辑。1997年兼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至2003年兼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200912月退休。

    王葆先生工作严毅刻苦、勤勉认真、学风严谨、成果丰硕,在魏晋玄学、两汉经学、道家哲学和《周易》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参加了《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负责魏晋隋唐之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撰写第四章“意象思维”)、“儒学与宗教”等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主持了中华社科基金项目 “道家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易》与中国文化”(1998);出版了《正始玄学》(齐鲁书社,1987)、《西汉经学源流》(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玄学通论》(台湾五南出版社,1996)、《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王弼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老庄学新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黄老与老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等图书;是《孔子大辞典》(上海辞书,1993)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王葆先生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把政治热情落实在业务之上,潜心学术,热爱科研,论著宏富,在玄学、帛书周易和汉代经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提出了新见解:两汉经学分为齐学和鲁学及荀子为鲁学之说、《周易》成为典籍始于秦代焚书之说、石渠阁会议谷梁子何以战胜公羊子之说、谶书何以高于纬书及五经之说等。发前人所未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王葆玹先生的逝世是哲学所的重大损失,他刻苦的治学精神将激励后人踔厉奋发、勇敢前行!

王葆先生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2315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京ICP备20004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