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黄浩涛在揭牌仪式上讲话。黄浩涛强调,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社科院与衢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社科院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和研究国情社情的重要途径,同时对进一步推进衢州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对外交流也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希望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谢地坤在讲话时指出,浙江省与中国社科院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合作举办的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都取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这种良好合作的进一步延续。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任务艰巨,要围绕衢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深入研究,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学术研究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科研机构。
尚清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是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近期落户衢州的又一个国家级品牌。衢州区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孔氏南宗文化、古镇古村落、历史名人无不体现了衢州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如今“绿色衢州,幸福之城”的目标又为衢州增添了绿色生态文化的内涵,这些都是开展研究的坚实基础。尚清形象地将衢州市与中国社科院的合作比喻为“春华秋实”,继3月份双方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之后,今天研究中心的落成便是其果实之一。尚清指出要将研究中心建设成高品位、高端、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并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给予经常的指导。
胡建新在揭牌仪式上讲话。胡建新指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从三方面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其一,进一步论证分析,制定严谨清晰的建设方案。其二,扎实推进研究队伍建设,这是研究中心建设的关键。学校将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途径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突出的创新能力与良好合作精神的研究队伍。其三,学校将做好保障工作,在人员引进、资料室建设、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为研究中心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罗卫红代表衢州市政府汇报了市所合作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胡建新汇报了衢州学院基本情况和研究中心今后建设设想;黄浩涛、谢地坤、何一峰、单继刚、李存山等专家学者对研究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黄浩涛在揭牌仪式上讲话。黄浩涛强调,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社科院与衢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社科院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和研究国情社情的重要途径,同时对进一步推进衢州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对外交流也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希望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谢地坤在讲话时指出,浙江省与中国社科院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合作举办的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都取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这种良好合作的进一步延续。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任务艰巨,要围绕衢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深入研究,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学术研究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科研机构。
尚清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是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近期落户衢州的又一个国家级品牌。衢州区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孔氏南宗文化、古镇古村落、历史名人无不体现了衢州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如今“绿色衢州,幸福之城”的目标又为衢州增添了绿色生态文化的内涵,这些都是开展研究的坚实基础。尚清形象地将衢州市与中国社科院的合作比喻为“春华秋实”,继3月份双方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之后,今天研究中心的落成便是其果实之一。尚清指出要将研究中心建设成高品位、高端、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并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给予经常的指导。
胡建新在揭牌仪式上讲话。胡建新指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从三方面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其一,进一步论证分析,制定严谨清晰的建设方案。其二,扎实推进研究队伍建设,这是研究中心建设的关键。学校将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途径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突出的创新能力与良好合作精神的研究队伍。其三,学校将做好保障工作,在人员引进、资料室建设、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为研究中心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罗卫红代表衢州市政府汇报了市所合作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胡建新汇报了衢州学院基本情况和研究中心今后建设设想;黄浩涛、谢地坤、何一峰、单继刚、李存山等专家学者对研究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