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
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从1993年5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二个年头。由于院、科研局、哲学所领导始终一贯的关心和支持,以及热心于STS事业的学者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在国内外STS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将中心的有关情况回忆综述如下。
一、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经过
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英文缩写词。它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发展起来的,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影响,使科技真正成为人类的福祉。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适应了当代世界克服传统工业文明的深层次矛盾,并向后工业文明转化的需要,受到全球学术界和社会的强烈关注,获得了蓬勃发展。仅美国大学中就有10多个STS系,100多个STS中心和计划,在1000多所大学中开设了2000多门STS课程,培养了STS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全国性的学会和刊物。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已经开始研究一些STS性质的问题。80年代中期在北大、清华建立了STS机构。90年代初,STS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引进我国,并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放到战略地位的社会背景下,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STS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开设了数十门STS性质的课程,培养了一批STS方向的研究生,成立了全国STS研究会筹备委员会,一些刊物经常刊登STS方面的文章,取得了不少STS成果。STS正在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跨世纪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早在80年代就密切关注国外STS的发展。它在我国第一个组团出国考察STS,随后又专门派遣学者到国外学习和进修STS,并积极支持STS方面的课题研究。它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STS看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科技革命相结合,沟通两种文化,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正是基于国内外STS发展的大背景和当时院、科研局、哲学所领导的远见卓识,我院STS研究中心,终于在1993年5月正式诞生。它是90年代初我国把STS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引进后最早成立、并设置在全国最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内的STS研究中心,无疑对我国STS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中心的性质、宗旨、任务、机构
1、性质
是进行STS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性研究机构。
2、宗旨
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力优势,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使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科技革命相结合,为实施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3、任务
①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基本理论研究;
② 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和管理研究;
③ 环境、资源、能源、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研究;
④ 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⑤ 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资料的搜集、译介、整理;
⑥ 进行咨询服务,开展地区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等。
4、机构
①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负责实施研究计划,主持中心日常工作;
② 中心是一个开放性共同体,中心的研究任务主要由专家、学者兼职成员承担;
③ 中心成立了由20多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④ 中心聘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为顾问。中心顾问、主任、成员名单如下:
顾问:汝 信、邢贲思、刘吉、李宝恒(已故)、龚育之(按姓氏笔划排列);
主任:殷登祥,副主任:余谋昌;
成员:童天湘、金吾伦、赵功民、胡新和(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张武军(前秘书长,现在全国政协工作)、刘刚、孔明安(秘书长)、段伟文、林侠、李世新(现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等。
三、中心的发展过程、成果和活动
1、发展过程
中心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1994):调研和定向。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和STS学术活动,了解中国国情,从而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的STS发展道路:①在研究重点上,要发展我国的科技第一生产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②在价值导向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实现共同富裕;③在课题选择上,要面向现实,研究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第二阶段(1995-1997):多出成果,加强STS学科建设,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这期间,我们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精品成果,并且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学术活动,以学术活动促精品成果的工作方法。在学术上,初步提出了一个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学科体系。独立主持并完成两项院重点项目,合作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共出版了13部学术著作,参与举办了一次国际会议。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不断努力出精品成果,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开创STS研究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局面。当代STS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球性。中心又出版了约17部学术著作,在已取得的STS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主持召开了三次国际会议,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进行学术考察,先后与来华访问的美、德、英、日、俄等国的学者进行STS学术交流。在国内STS领域已具有重要地位,在国际STS界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
2、主要研究成果
①《全国第四届STS学术研讨会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科学技术与社会》丛书(9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获1998年第11届中国图书奖;
③ 院重点项目成果《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国外学术刊物专门作了介绍;
④《走向新世纪——科学家谈21世纪高科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⑤《高科技的社会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⑥《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⑦《高科技与人文》丛书(6本,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⑧《生态文化》丛书(6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获2002年第13届中国图书奖;
⑨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成果《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优秀著作奖;
(11)院重点项目成果《高科技与人文因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
(13)《高科技伦理译丛》(7本,待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
(14)《科技与社会》丛书(7本,待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
3、主要学术活动
① 独立主持并完成院重点项目《当代中国STS发展的特色》(1993-1995)、《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1995-1997),合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及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1997-2000);
② 独立主持召开《中美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6月12-16日);主要主办《中日韩STS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
③ 1993年8月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1997年10月参加德国柏林理工大学举办的《<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8-9月作为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对日本的STS研究和机构进行考察、访问;2001年参加德国柏林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国际莱布尼兹学术研讨会》;
④ 独自或参与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小型学术研讨会20多次,《当代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8次,《北京STS论坛》2次;参与和具体负责全国STS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和学术活动,坚持并积极努力在条件成熟时转为正式学会;到珠江三角洲、贵州、苏南、福建等地进行社会考察和咨询活动,有的还写出了考察报告;到大学、机关作STS学术报告数十次;担任一些STS机构和课题组的顾问、兼职教授或专家组成员;参加国内一些部委的咨询会议;培养STS
⑤ 编辑出版了5期《STS研究通讯》;与《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合办《STS专栏》,共出11期。
原载:《哲学所志1995-2005》
录入编辑:小蜜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从1993年5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二个年头。由于院、科研局、哲学所领导始终一贯的关心和支持,以及热心于STS事业的学者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在国内外STS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将中心的有关情况回忆综述如下。
一、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经过
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英文缩写词。它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发展起来的,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影响,使科技真正成为人类的福祉。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适应了当代世界克服传统工业文明的深层次矛盾,并向后工业文明转化的需要,受到全球学术界和社会的强烈关注,获得了蓬勃发展。仅美国大学中就有10多个STS系,100多个STS中心和计划,在1000多所大学中开设了2000多门STS课程,培养了STS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全国性的学会和刊物。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已经开始研究一些STS性质的问题。80年代中期在北大、清华建立了STS机构。90年代初,STS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引进我国,并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放到战略地位的社会背景下,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STS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开设了数十门STS性质的课程,培养了一批STS方向的研究生,成立了全国STS研究会筹备委员会,一些刊物经常刊登STS方面的文章,取得了不少STS成果。STS正在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跨世纪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早在80年代就密切关注国外STS的发展。它在我国第一个组团出国考察STS,随后又专门派遣学者到国外学习和进修STS,并积极支持STS方面的课题研究。它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STS看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科技革命相结合,沟通两种文化,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正是基于国内外STS发展的大背景和当时院、科研局、哲学所领导的远见卓识,我院STS研究中心,终于在1993年5月正式诞生。它是90年代初我国把STS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引进后最早成立、并设置在全国最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内的STS研究中心,无疑对我国STS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中心的性质、宗旨、任务、机构
1、性质
是进行STS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性研究机构。
2、宗旨
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力优势,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使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科技革命相结合,为实施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3、任务
①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基本理论研究;
② 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和管理研究;
③ 环境、资源、能源、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研究;
④ 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⑤ 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资料的搜集、译介、整理;
⑥ 进行咨询服务,开展地区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等。
4、机构
①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负责实施研究计划,主持中心日常工作;
② 中心是一个开放性共同体,中心的研究任务主要由专家、学者兼职成员承担;
③ 中心成立了由20多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④ 中心聘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为顾问。中心顾问、主任、成员名单如下:
顾问:汝 信、邢贲思、刘吉、李宝恒(已故)、龚育之(按姓氏笔划排列);
主任:殷登祥,副主任:余谋昌;
成员:童天湘、金吾伦、赵功民、胡新和(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张武军(前秘书长,现在全国政协工作)、刘刚、孔明安(秘书长)、段伟文、林侠、李世新(现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等。
三、中心的发展过程、成果和活动
1、发展过程
中心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1994):调研和定向。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和STS学术活动,了解中国国情,从而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的STS发展道路:①在研究重点上,要发展我国的科技第一生产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②在价值导向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实现共同富裕;③在课题选择上,要面向现实,研究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第二阶段(1995-1997):多出成果,加强STS学科建设,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这期间,我们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精品成果,并且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学术活动,以学术活动促精品成果的工作方法。在学术上,初步提出了一个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学科体系。独立主持并完成两项院重点项目,合作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共出版了13部学术著作,参与举办了一次国际会议。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不断努力出精品成果,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开创STS研究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局面。当代STS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球性。中心又出版了约17部学术著作,在已取得的STS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主持召开了三次国际会议,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进行学术考察,先后与来华访问的美、德、英、日、俄等国的学者进行STS学术交流。在国内STS领域已具有重要地位,在国际STS界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
2、主要研究成果
①《全国第四届STS学术研讨会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科学技术与社会》丛书(9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获1998年第11届中国图书奖;
③ 院重点项目成果《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国外学术刊物专门作了介绍;
④《走向新世纪——科学家谈21世纪高科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⑤《高科技的社会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⑥《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⑦《高科技与人文》丛书(6本,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⑧《生态文化》丛书(6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获2002年第13届中国图书奖;
⑨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成果《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优秀著作奖;
(11)院重点项目成果《高科技与人文因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
(13)《高科技伦理译丛》(7本,待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
(14)《科技与社会》丛书(7本,待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
3、主要学术活动
① 独立主持并完成院重点项目《当代中国STS发展的特色》(1993-1995)、《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1995-1997),合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及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1997-2000);
② 独立主持召开《中美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6月12-16日);主要主办《中日韩STS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
③ 1993年8月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1997年10月参加德国柏林理工大学举办的《<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8-9月作为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对日本的STS研究和机构进行考察、访问;2001年参加德国柏林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国际莱布尼兹学术研讨会》;
④ 独自或参与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小型学术研讨会20多次,《当代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8次,《北京STS论坛》2次;参与和具体负责全国STS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和学术活动,坚持并积极努力在条件成熟时转为正式学会;到珠江三角洲、贵州、苏南、福建等地进行社会考察和咨询活动,有的还写出了考察报告;到大学、机关作STS学术报告数十次;担任一些STS机构和课题组的顾问、兼职教授或专家组成员;参加国内一些部委的咨询会议;培养STS
⑤ 编辑出版了5期《STS研究通讯》;与《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合办《STS专栏》,共出11期。
原载:《哲学所志1995-2005》
录入编辑:小蜜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